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AHP方法生态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好容 《福建地理》2004,19(1):14-17
本文运用AHP方法建立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与计算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数为O.81,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文中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古田,著名的红色圣地、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这里革命遗迹众多,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田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地带上的绿色翡翠"。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中国虎园、红豆杉生态园旅游景区,素有"神奇的宝山"、"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匝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冶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又到赏梅时,梅花山满山遍野的梅花进入最佳观赏期。梅花作为南京的市花,与南京的缘分着实不浅。记者查询发现,在偌大的南京城中,就有六十多个与梅有关的地名。根据南京市地名办记载,梅字打头的梅地名一共有43个,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梅花山、梅园新村等等。以  相似文献   
4.
又到赏梅时,梅花山满山遍野的梅花进入最佳观赏期。梅花作为南京的市花,与南京的缘分着实不浅。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道了在湖产房县梅花山一带山露的一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较多的微体植物化石,据其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大致确定了它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这些发现不但丰富了该区志留纪古生物资料,而且为其时代归属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AHP方法建立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与计算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数为0.81,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文中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程诗萌 《地图》2005,(6):65-67
开车从贵阳市出发,上清镇高速,走水黄公路,经终年云雾的梅花山,来到了风景如国的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威宁位于贵州省的西部,和云南接壤,因为偏远和贫瘠,很长一段时间都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直到1992年,越来越多的黑颈鹤飞到威宁的草海越冬,才让这个不起眼的小县渐渐为人瞩目起来。  相似文献   
8.
贵昆铁路六沾复线梅花山至天生桥段穿越梅花山主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极其发育,为铁路选线、设计及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通过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与手段,基本查明了区域内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各线路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线路方案的比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影响选线的关键地质因素主要为沿观音河、树舍沟成群分布的滑坡、岩堆及危岩落石、深埋长隧的岩溶与岩溶水危害、煤窑(矿)采空区。通过对梅花山至天生桥段长隧方案、短隧方案、观音河出露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定性分析、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比选推荐了观音河出露方案以乌蒙山一号、二号隧道穿越梅花山主脉,地质条件较好,施工安全性较高,施工、运营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背景下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 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过去人类活动背景下的气候变化特征可为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选取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间泥炭岩芯(长度238cm)119个沉积物进行腐殖化度分析, 结合粒度和烧失量记录, 重建近千年来福建地区高分辨率气候历史。研究结果显示, 在东亚季风区的低纬亚高山山间盆地, 泥炭沉积物腐殖化度越高, 指示气候越冷干; 腐殖化度越低, 指示气候越暖湿。梅花山泥炭腐殖化度在980~1529A.D.呈现低值(均值8.4%), 指示中世纪暖期较强的东亚季风和暖湿气候; 1529~1926A.D.呈显著高值(均值24.8%), 指示明清小冰期较弱的季风和冷干气候; 1926A.D.以来波动下降(均值22.8%), 对应了现代暖期。梅花山泥炭腐殖化度记录与区域沉积记录显示出对东亚季风的同步响应。研究结果记录了小冰期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冷期, 分别为1589~1757A.D.和1842~1926A.D.。梅花山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近千年气候变化可能受太阳辐射、热带辐合带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的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