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气象条件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及当前气象监测与服务的完善等方面,分析了顺德地区建设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必要性;论述了鱼塘生态环境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目标、内容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构思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综合催熟措施和移植精荚手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解决了鱼塘产斑节对虾催熟效应期长,产卵率低,易蜕壳失去精荚等难题。使用278尾雌虾,催熟率达90%以上,在40d内共产卵608层次,卵量18530万粒,孵出无节幼体11998万尾,平均孵化率64.7%,平均每尾雌虾孵出无节幼体43.1万尾,育成商品虾苗1028.5万尾,育苗平均成活率13.6%,试养成活率57.1%。  相似文献   
3.
孙志方 《湖泊科学》1996,8(4):325-329
“七五”期间,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禹城试区,成功地推广了鱼塘-台田生态系统。为挖掘开发潜力及寻求最佳系统模式,本文结合渔业生产环境条件进行鱼塘不同深度的温度分析,认为,在该区的气候条件下,水深一般保持在1.5 ̄2.0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溶解氧对低洼盐碱地鱼塘物质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鱼塘中溶解氧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其它生物的耗氧作用扰动的方式时间可显著改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池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变动除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等有关外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密切相关. 尤其在底泥中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池塘水体中的氨化作用强度磷的转化强度明显地呈现出受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影响. 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增加时导致细菌的现存量及活性的增加使得氨化作用强度磷的转化强度也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在底泥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池塘水体中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硫化作用强度的变化则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相反. 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时水体中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硫化作用强度反而大大增加. 这种作用在底泥中表现得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鲁西北地区鱼塘水体反射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志方 《湖泊科学》1996,8(3):222-228
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率与水体理化特性关系密切,鱼塘水体除具有一般水体反射率特性外,还与鱼塘澡浮游植物一道量存在的良好的负相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正相关,而随着浮游植物的增加,又降低了太阳辐射的反射效应,从而水体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随着浮游植物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日前,潢川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成功制止一起擅自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案件,占用的10亩基本农田已被恢复。  相似文献   
7.
滇西南石炭纪平掌组火山岩与鱼塘寨组的接触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永德县班卡安信槽村和澜沧县老厂等地发现几条出露良好的界线剖面,清楚地揭示了鱼塘寨组和下伏平掌组火山岩之间的沉积接触关系,并可分为3种不同的接触类型,这对于阐明昌宁—孟连带的地质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互冲推覆的构造模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谷孝鸿 《湖泊科学》1992,4(1):71-78
1987-1989年对山东省禹城渍涝洼地新开鱼塘水体中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1987、1988、1989年成鱼养殖期间共检出浮游动物种类分别为29、34、52种,平均数量为11911、39366.1、77889.2个/L,平均生物量为5.145、5.7675、9.6285mg/L。1988、1989年,鱼塘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高峰在7月。新开鱼塘养鱼前,只检出5种。数量为600个/L,生物量为0.0585mg/L。养鱼后三年来,鱼塘水体中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及生物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了新开鱼塘富营养化的演变程度。鱼塘施肥前后,水体中原生动物与轮虫的数量均有明显变化,其中原生动物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价值标准的解释,详细分析评估珠三角桑基鱼塘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剖析其现状与问题,认为珠三角桑基鱼塘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具体表现在:具有丰富的生产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协同进化;蕴含着朴素的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珠三角桑基鱼塘已大面积萎缩和濒危,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及时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积极向现代生态农业升级换代;开发为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基地;发挥湿地功能,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加速向珠三角以外地区转移和推广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针塘沉积物中营养盐,有机质及色素在放养前后的测试,对比分析了在人类活动(养殖)的影响下,由于鱼塘水体快速富营养化而引起底质上述指标的变化过程,其中快速沉积环境极有利于沉积色素的保存,具有较好的环境营养状况指示意义,同时有机质,色素和营养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为利用色素方法研究短时间序列环境演变,尤其是在近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