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2篇
  免费   1407篇
  国内免费   1597篇
测绘学   541篇
大气科学   1312篇
地球物理   637篇
地质学   4263篇
海洋学   993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470篇
自然地理   53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5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调查了潜蝇在湛江市的发生与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uaeBlanchard)是为害作物潜蝇的优势种,包括有6个科18种,年间发生有6个为害高峰期。应用绿潜宝、乐果、巴丹等药剂在发生为害高峰期的峰前、中、后三次用药,防治效果维持70%以上。  相似文献   
2.
北秦岭侵入岩带中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晋宁旋回的中晚期阶段。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B型俯冲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中,而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据此,该侵入岩带揭示了北秦岭褶皱带在晋宁旋回中晚期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郑祥身 《极地研究》1990,2(4):28-35
纳尔逊岛Stansbury半岛被玄武质、玄武安山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积火山碎屑岩所覆盖。区域火山岩地层对比证明其是在形成长城站地区火山岩的同一火山作用下发育起来的。据地质接触关系和岩石组合特点,初步认为该半岛火山岩地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分别形成于两期火山作用。该半岛的主要构造线方向平行于菲尔德斯海峡,这在地貌特征及次火山岩的分布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4.
织金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6层.煤系地层以含玄武岩屑、海绿石为特征的5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水平、沙纹、波状层理发育,煤系中稳定的灰岩、硅铁质灰岩标志层较多,有利于煤层的划分与对比,并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及碎块.属海、陆交替环境下的标型海陆交互相沉积.  相似文献   
5.
应用显微光度术、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Micro-FT.IR)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原位微分析技术并结合均一温度测量对胜利油气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中有机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区分出两类有机包裹体,即原生有机包裹体和次生有机包裹体。结果表明两类有机包裹体特征不同,二者物质组成、有机质成分及化学结构、热演化程度等差别也较大。结合地质分析表明原生有机包裹体是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烃类运移产物,具“自生自储”特点,而次生有机包裹体是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烃类二次运移的产物。沙三段是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层位,因而是寻找油气资源的主要目标层。研究表明,有机包裹体是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演化等成藏系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序线性拓扑空间里研究了含有集约束向量极值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并建立了充分性和必要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8.
自1988年11月至1989年3月,对南极乔治王岛的长城湾沿岸水域中的海洋生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1988年11月20日在2号站采得的冰芯中部有一层约5cm的棕色层,而1988年11月17日、20日和26日在5号站采得的冰芯样中有二层棕色层。固定冰中叶绿素a浓度范围在2.55~56.8mg/m~3之间,而且大部分含量集中在海冰的中间层中,而不象其它海区如昭和、戴维斯、凯西和麦克默多等站,大部分叶绿素a集中在海冰的底部,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海冰的结构和形成过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
含有多重极点的有理真分式展开为部分分式,不需要计算低阶导数。列出被求函数的各阶导数的关系式,画出各阶导数作为节点的信号流图。该图无环路,既直观表现出各高阶导数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的单向性,也使求节点增益的梅森公式特别简便。该方法将求高阶导数问题简化为代数运算,特别适合于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