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13日至14日,以“保护生态环境,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河南省测绘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新郑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导,河南省测绘学会主办,新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参加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测绘学会理事长王家耀作工作报告。中国测绘学会专职副秘书长马振福,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王永钢,新郑市副市长赵敏祥等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刘文锴主持。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新郑农村经济变革的历程后,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土地使用制度有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是土地收益的分配方式;当前土地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浪费和利用粗放;原因仍是土地制度中存在着弊端。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的对策是搞活土地使用权,试行农用土地租赁制。  相似文献   
4.
因是黄帝故里而闻名的河南新郑市,近来,在一些民俗学家的推动下,决心改名为“轩辕市”(《北京科技报》279期)了。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资源配置中供水预测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水预测是区域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预测结果直接决定着水资源配置结果。由于常规的预测方法不能适应区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考虑水质和水权条件下,定义了可供水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以可供水量预测为基础的供水预测的实际计算步骤和方法及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由该方法对新郑市供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可为新郑市水资源配置及水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供水预测是区域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预测结果直接决定着水资源配置结果。由于常规的预测方法不能适应区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考虑水质和水权条件下,定义了可供水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以可供水量预测为基础的供水预测的实际计算步骤和方法及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由该方法对新郑市供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可为新郑市水资源配置及水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新郑市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概念模型,运用GMS软件建立三维地下水流的数值模拟模型,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现状评价,并对2015年和2020年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到2020年水位将会下降5~10 m,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开采漏斗,为了降低地下水位的下降幅度,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相似文献   
8.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不同的工程形式和生产方式寻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因素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我市兴建节水工程在沙丘区发展节水莲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我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9.
黄政贤 《河南地质》2008,(10):26-27
近年来,新郑市在确保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的同时,坚持从源头上“控地”,从新增建设项目中“抠地”,从存量建设用地中“盘地”,从整治整理中“生地”,从多层标准厂房中“节地”,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走出了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节地型发展之路,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形成了保障发展与合理用地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10.
近日,新郑市国土资源局党委被河南省委评为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据了解,该局是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