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中国测绘》2020,(1):76-79
祖国的山川之美,可用"壮丽"二字来概括。北方多"壮",南方多"丽",纤细秀丽的江南风光固然美,而雄宏古朴的北方山川也是一种美。它们只是美的风格不同罢了。2018年5月间,我到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去了一趟:诚然,这条路上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小桥流水,但这里的山川风貌、文物古迹,没有任何人工的雕琢,处处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中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地区,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悠久的历史在中原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甲骨、《周易》讲述古老的故事,洛阳、开封记录王朝的兴衰,大运河、古丝绸之路见证商业的繁荣,还有二里头遗址、灵宝西坡、明周懿王墓、汝州张公巷窑址等,无一不记录着历史,镌刻着河南独特的文化基因。正所谓“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中原大地处处都是宝,拂尘能见金。  相似文献   
4.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自然景观绮丽多姿,历史文化璀璨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5.
龙骨山上龙骨寨,因明末抗清女英雄秦良玉曾筑寨御敌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是渝东南著名的险关和文物古迹,构成石柱县城郊历史文化景区一道神奇风景线,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徐淑梅 《地理科学》2001,21(2):188-192
运用旅游学理论,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尚可 《海洋世界》2013,(3):46-47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但是我国的海洋世界遗产的数量却是可怜的0。排名前10位的世界遗产大国中,只有中国和意大利在海洋世界遗产上还是空白。小资料:世界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告读者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全国旅游总消费额逐年攀升,旅游业成了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要办旅游事业必须有资源,而旅游资源存在范围极其广泛:属于自然界部分的藏量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人文的资源部分(如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之类),存在也较长久。旅游资源既有属于物质的,也有属于非物质的。旅游资源中供应的、看的、活动的都与气象密切相关。因此,气象与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传统古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的浅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古代村镇不仅赋有极为宝贵的历史信息,同时具有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精神及建筑技术发展历史的载体、实物的见证。在当今中国是社会及技术高速发展、理念急剧变化、生活空间不断扩展及变化的时代,历史痕迹到处经受着变革浪潮冲刷正面临被磨灭的危险,古代传统村落、集镇的保护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级以上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基于GIS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重心模型、核密度和热点分析等方法,揭示重庆市级以上文物古迹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结论如下:1)从重庆市“一区两群”来看,主城都市区市级以上文物古迹最多,达到406处,占比64.44%,按照不同文物古迹的年代特征,明清时期文物古迹最多,为227处,占比36.03%;2)重庆市级以上630处文物古迹最邻近指数0.41,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3)重庆市级以上不同年代文物古迹重心从石柱县境内向渝北区境内移动,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移动趋势。文物古迹核密度沿长江、乌江以及嘉陵江周边呈现出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