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11篇
自然地理   10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oces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al of various elements tends to be more dramatic,tremendously influencing the shap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in metropolitan area.Survey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has thus become a basic method in examining metropolitan spatial evolution.In this research,three elem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ssential indicators of the process:demographic density distribu-tion,employm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business office location.Performance of these elements in Nanjing City was exam-ined historically.As Nanjing City could be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its situation large-ly suggest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n similar areas of China.Hen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Nanjing City,four general implications were highlighted.First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are in a violent process and shift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Second,from now to at least the near future,concentra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central fea-ture.Third,the landscape of metropolitan areas basically exhibits a dual structure character.The gap i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qualities among different districts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Fourth,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to convert the traditionally single-centered city structure into a polycentric one.  相似文献   
2.
城镇住房土地登记发证是城市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城镇土地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实施中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因而,尽管这项工作国家早有  相似文献   
3.
“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税费。”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看到,物业税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税收原理的角度来解析物业税的本质和功能,探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否并人物业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各地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全国已建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达1700多家,几乎所有城市政府都普遍开展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政府统一供地的力度,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     
《河南国土资源》2006,(9):F0003
本刊讯8月29,全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现场会在焦作市召开。会议听取了焦作等五市一县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经验介绍,总结了全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开展情况,深入研究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工作步伐,为从严管理土地服务。李志民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18个省辖市及5个扩权县国土资源局主管副局长、业务科长参加了会议。(邓炯孟瑶朱兵/文王东杰摄影)本刊讯9月5日,省国土资源厅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在郑州市少年管教所服刑的三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结合自己的犯罪事实,分析了自己的犯罪原因,谈了自己的教训,使与会人员受到了一次深…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河南国土资源》2006,(2):48-49
2005年度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首次突破2亿元本刊讯2005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旺盛、矿产品价格上涨等有利时机,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矿种和矿山企业缴费大户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力度,征收率、入库率再创新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入库22016.41万元,为国土资源部下达我省任务的275.21%,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开发处)商丘局多项举措落实徐书记批示精神本刊讯商丘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年终工作总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徐光春书记批示精神。…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2006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0.5%.  相似文献   
8.
9.
不整合运移通道类型及输导油气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高长海  查明 《地质学报》2008,82(8):1113-1120
在对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通道类型:宏观上,存在由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两种高效运载层组合成的双运移通道型和单运移通道型两种通道类型;微观上,底砾岩连通孔隙、半风化岩石构造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及溶蚀孔洞系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岩石物性分析,认为半风化岩石“孔洞缝”系统较底砾岩连通孔隙有更高的输导油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移通道类型具有不同的输导油气特征。在地史时期,构造裂缝系统和溶蚀孔洞系统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对于软地层构成的不整合来说,开始应是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共同构成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当上覆沉积载荷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要是底砾岩连通孔隙起输导油气通道作用;对于脆硬地层构成的不整合来说,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0.
马跃先  王丰  李世英  杨天平 《水文》2008,28(1):77-79,86
以干江河1954~2001年径流时闯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和混沌分形结合的方法,揭示干江河年径流演变特征及物理成因.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存在不太显著的减少趋势;径流演变存在两次明显的突变,即1957年和1985年,三个阶段序列的统计特征值存在明显差异;人类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在三个阶段依次为O%、3.2%、7.5%;工业、城镇居民大量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是影响径流减少的人类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