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云南坝子的成因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山地高原为主、缺乏大平原的云南省,人口、耕地.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主要分布和集中在“坝子”中,“坝子”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远较其他地貌类型重要. “坝子”常被等同于“山间中小盆地”,但在现实中,“坝子”已远远超出了“山间中小盆地”的范畴,包括成因各异的多种小地貌类型,是对云南省一类较为特殊的小地貌的统称.云南“坝子”一般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雏形,再经各种外营力改造而成,其中流水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最为重要.因成因不同,“坝子”的形态及特征各异,据此可划分出构造坝、水成坝、冰成坝、火山坝四大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保山坝区1980、1995、2000年3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从1980—199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明显加快。1980—1995年综合土地动态度年变率仅为0.17%,1995—2000年则增加到了0.75%。(2)总体来看,林地和水田呈现减少的趋势,旱地和建设用她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995~2000年时段。(3)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特征是坝子内水田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旱地相互转化频繁。(4)坝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格局具有基础作用。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行为对土地利用变化起主导作用。受坝区空间局限性控制,人口、经济等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产生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贵州不同规模等级坝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兵  陈会  罗光杰 《地理科学》2019,39(11):1830-1840
以1∶5万地形图和高清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系统研究了贵州省面积在1 hm 2以上坝子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 贵州省1 hm 2以上的坝子,仅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3.99%,低于山间坝子占全省总面积7.51%的传统认识;以10~20 hm 2坝子个数占比最高,随坝子面积增加,坝子个数占比也逐渐降低; 贵州坝子集中于贵州省中部,沿东北到西南一线; 贵州坝子体系等级结构较松散,相互之间等级规模差异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刘亚香  李阳兵 《地理研究》2020,39(2):430-446
基于6期高分影像数据和实地调查,定量分析贵州惠水涟江大坝1966—2016年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生产功能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 坝子生产功能定量诊断体系可有效识别坝子生产功能空间格局;动态演变监测模型敏感反映坝子生产功能由“单一路径”主导向“多元路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② 研究区生产功能空间整体由传统向非传统农业生产主导功能转向,2010年为坝区生产功能转型拐点。③ 坝区传统农业生产功能呈“小幅增加-平稳减少-快速缩减”,非传统农业生产功能呈“波动维稳-小幅增加-快速增加”演变特征,且功能多样性不断增加。研究结果提供了贵州典型坝子土地功能转型微观案例,对当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昆明坝子水体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明坝子是人口和工业布局密集度高的地区,其境内水体已遭受严重污染.按国际标准计算,该地区是水资源极贫乏区.昆明坝子的水环境已极度超载;目前恶化尚未得到遏止.水资源已出现供求缺口,只能依靠从外流域引水.从水体承载力分析,昆明坝子应走生态型城市和清洁化工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