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1984年5月5日土墩日珥D3线的拟合结果,本文分析了该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结果发现,形成活动边缘的物质呈间歇性抛射物质的密度、温度在观测前期有显著变化,湍流速度异常之大,达30Km/s。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较一般,其D3线可用微观湍流3~8Km/s和低温5000~8000K解释。  相似文献   
2.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全面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土墩墓的类型有多种,总结了这些土墩墓的主要影像特征.山脊上的土墩墓呈串珠状分布,分布于山谷的土墩墓比较零散,平面呈方形,平原岗地上的土墩墓呈散点状,比较低缓,表土剥蚀了的石室土墩墓在影像上明显有棱角,特大土墩墓不仅形体大,而且周围有排列规则的多列小土墩墓环绕,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球状风化、农田中的水迹等易与土墩墓混淆,但也有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伟  王敏芳  郭忠  等 《江苏地质》2016,40(1):85-96
土墩铜镍矿床位于东天山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的西端,具有较好的铜、镍资源前景。铜镍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磁铁矿以及黄铁矿等。在详细研究土墩铜镍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墩铜镍矿床中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进行电子探针原位测试发现,金属矿物中Pt含量较高,范围在490~2 450 g/t之间,平均为1 713 g/t,而Pd含量则较低。进一步研究Pt的赋存形式及矿石中伴生元素Co、Se、Ag、Sb等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晚期成矿热液对早期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交代使Pt常发生扩散交代作用,这种热液改造作用对贵金属元素的活化和再富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土墩铜镍矿床中具有高Se含量、较低S/Se比值以及高R因子值的矿段是极有可能形成铂族元素(PGE)的矿化富集带。  相似文献   
4.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上村岭,于1956年被发现,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墓葬250多座,出土了33000余件(套)珍贵文物。本研究对象是出自M2011太子墓的380余件精美玉(石)器。采用宝玉石学和岩石学的研究思路和无损鉴定方法对M2011(太子墓)出土玉(石)器的玉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肉眼观察颜色和不同程度受沁的26件出土玉(石)器中23件为软玉,3件为细砂岩。严重受沁会影响出土玉(石)器的材质鉴别,用强透射光观察受沁玉器玉质,部分能够看到沁色的深度,反映出本来的颜色和质地。大型仪器测试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土玉器的材质与结构特征及成分的变化,弥补了肉眼观察的局限。本研究丰富了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出土文物的研究内容,提高了出土玉器研究的科技含量,有助于出土玉器的分类命名以及文物等级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赤湖—土墩地区地球化学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天山赤湖-土墩地区1:5万化探普查和异常查证,新发现红滩金矿、沙海金矿以及一批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Au、Cu、Ni、Pb异常。为在赤湖-土墩地区开展Au、Cu、Ni、Pb等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靶区。  相似文献   
6.
哈密土墩矿区高光谱影像蚀变矿物识别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哈密土墩矿区为例,利用航空高光谱HyMAP数据,从单矿物光谱与混合像元光谱之间的相似概率和模型化参数出发,发展了基于光谱混合组成的极大相关高光谱矿物识别方法,初步识别出该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6种蚀变矿物及其空间分布趋势,并为野外地质工作与薄片鉴定所证实。该研究初步表明,高光谱遥感可为地质学中矿物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有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本文总结了多种土墩墓的分布规律和影像特征,并对易与土墩墓混淆的其他墓葬和地物的影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土墩墓影像的成像机理作了分析和归纳,得出土墩墓影像地表特征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赵君  齐永红  侯政彰 《安徽地质》2022,(S2):123-127
为解决单一数据源建模中存在的信息不完整、粘连等问题,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建模方法。其基本原理在于将地面激光点云与空地影像进行坐标融合,通过坐标转换,实现航摄影像坐标向激光点云所在的局部坐标系中的转换,确保点云与影像特征点成功匹配,进而完成三维模型重建工作。文章结合洞耳村蒙元墓的三维重建工作,深入分析了融合多源数据建模方法的数据采集、三维建模等关键问题。同时,本文采取可靠的成果评价体系,对最终成果进行精度评定,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地面激光点云与空地影像融合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具备更高的精度、完整性及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吕丽 《中国地名》2014,(7):31-31
青龙,是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神兽之一,与白虎、朱雀、玄武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以五行而论,东为青色,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相似文献   
10.
谒昭君墓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我国塞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这里有五塔寺、清真寺、昭君墓等名胜古迹。昭君墓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的大黑河南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