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对该区板块缝合带的空间位置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沿雅鲁藏布江呈弧形展布。笔者以ETM+为主要信息源,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南峰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分析,从构造统计分析的角度对断裂构造进行定量研究,从分维值及趋势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认为缝合带的南东段、北段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展布,而北西段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北西侧,沿东久-米林(断裂带)展布,这也与近几年来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量测,加上室内地形图上的量测和分析,论证和推出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为世界最大的峡谷,平均深度在5000m以上,最深达5382m;切刻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的大峡谷长度达496.3km,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峡谷长度也在270km,V形多曲折的峡谷谷底宽在80~200m之间。无论从深度上和长度上,都要远远超出世界著名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峡谷和中国金沙江虎跳峡谷。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峡谷。通过对大峡谷的考察探险,无论在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上,都已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如大峡谷作为高原主要水汽通道的发现和论证;峡谷形成的构造解释;峡谷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生物资源,它们的特殊性和开发论证等。  相似文献   
3.
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地结构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慧  田亚平  彭补拙 《山地学报》2001,19(5):392-397
从土地空间结构、土地数量结构、土地质量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演替结构等方面对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土地结构独特,垂直分异现象明显,宜农、宜牧、宜林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该区合理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保护森林资源和加强草场建设。  相似文献   
4.
吴坤鹏  刘时银  郭万钦 《冰川冻土》2020,42(4):1115-1125
基于地形图和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等数据, 利用目视解译和波段比值法提取1980年、 2000年和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空间分布数据, 分析研究区近35年冰川变化, 探讨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980 - 2015年, 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面积持续减小并呈加速退缩的趋势, 近35年共减少了(75.23±4.67) km2, 占1980年冰川总面积的(25.2±1.6)%, 年平均面积减小率为(0.73±0.05)%。研究区东南坡冰川面积变化速率大于西北坡, 在不同流域、 海拔及朝向上, 冰川变化差异较大。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表碛十分发育, 表碛覆盖冰川面积变化率小于裸露冰川, 表碛覆盖对冰川消融具有抑制作用。南迦巴瓦峰地区在气温显著升高的背景下, 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 但冰川对气温更加敏感, 因气温升高引起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物质损失超过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 导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普遍萎缩。  相似文献   
5.
基于ETM+影像的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海洋性冰川信息提取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9  
张明华 《冰川冻土》2005,27(2):226-232
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方案线穿越冰川作用强烈的南迦巴瓦峰地区, 为查明该区冰川活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以ETM+为信息源, 以图像统计量为基础, 运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对该区冰川进行了图像光谱信息提取与分析.冰川在 TM5、7 波段光谱值范围窄, 且冰碛与冰雪有明显的光谱差异, 是冰川信息提取的有利波段. 包含TM5、7的多波段图像K—L变换的最后主组分是TM5、7的差值图像, 主要反映的是图像中的冰川信息.这种基于图像变换、信息分离提取冰川信息的方法, 在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工程勘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莉 《中国地名》2012,(4):59-59
雅鲁藏布江,全长3848千米,被藏族人民视为"摇篮"和"母亲河",为中国第5大河(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西藏地区第一大河。它的上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在藏语中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  相似文献   
7.
薛涌 《中国地名》2012,(10):66-67
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雅鲁藏布江河谷云端。  相似文献   
8.
南迦巴瓦峰地区出露的大片石榴石兰晶石高压麻粒岩 ,提供了一个观察青藏高原深部地壳岩石及结构的窗口 .根据高压麻粒岩的岩相学特点 ,可识别出 3期变质矿物组合 ,即 ,M1:Mus Bi Pl Q ;M2 :Gt Ky Perphite/Antiperphite Rt Q ;M3 :Gt Sill Cord Sp Ilm±Opx .高峰变质作用 (M2 )条件为 :T =75 0~ 85 0℃ ,P =1.40~ 1.80GPa .退变质作用 (M3 )条件为 :T =62 1~ 72 6℃ ,P =0 .60~ 0 .70GPa .由于构造加厚 ,产生高峰变质组合的同位素年龄为 45~ 69Ma ,在后期减压抬升过程中 ,叠加产生退变质组合的同位素年龄为 18~ 2 3Ma .石榴石兰晶石高压麻粒岩矿物间反应关系、温压估算、成岩格子及对应阶段的同位素年代所限定的P T t轨迹为一个顺时针轨迹 ,具有等温降压 (ITD)的特征 .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历史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比普遍接受的 45Ma要早 ,在 70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已开始碰撞 .  相似文献   
9.
杨勇 《地球》2015,(4):68-70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极,孕育了多条亚洲的主要河流。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整个欧亚大陆的生态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发源于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沿着欧亚板块运动形成的山脊自西向东横贯青藏高原,经由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的交界处,在加拉白垒和南迦巴瓦峰之间形成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随后进入南亚与恒河相会,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源地海拔高、地质条件复杂,河流水量充沛、水道长、落差大,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慧  彭补拙 《山地学报》2002,20(4):432-437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内侧,托木尔峰地处天山山脉的西端,二者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高大的山体为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形成和发展提从了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发育了相当完整的山地垂直系列。比较二者的垂直带谱,可以发现无论在垂直带谱的形成条件,基带,性质和结构类型,还是景观特征,垂直分异影响因素及南北坡差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南峰垂直带谱为以森林-草原-荒漠土壤系列为特征的季风性湿润,法湿润带谱系统,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温度;托峰垂直带谱为以荒漠--草原-荒漠土壤系列为特征的大陆性干旱带谱系统,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湿度。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