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2006年全国各省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统计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从空间尺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首先建立空间邻近网络和邻接矩阵,通过Moran′I自相关指数分析空间关联性,为确定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而非随机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多次模拟证明,并利用2011年统计数据进行实际验证。实验分析,2006与2011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Moran′I指数分别为0.5566和0.5983,表明空间聚集特点明显,基本可以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三种聚类,并且两年之间聚集现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建议省厅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系统考核评价体系,要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市委市政府的考核内容,有利于考核各市州国土资源局各项工作。征地拆迁要遵循"一个理念三个参照"。"一个理念"是指要树立不让老百姓吃亏的理念。第一个参照是指拆迁户拿到的补偿款,要能买得起之前拆迁的相同住房面积;第二个参照是拆迁补偿款要参照周边城市的房价地价;第三个参照是指国有土地拆迁标准和和集体土地拆迁标准相差不能太远,要保持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3.
While urbaniz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rural population in China has started de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expan- sion of rural settlement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curbed. The questions of why this has happened and who has driven the land-use change (LUC) of rural settlement in China have aroused great interests among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population is not always a positive driving force for the LUC of rural settlement in China. Furthermore,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other than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re analyzed. On a national scale, the major driving forces are the per-capita rural housing area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On a regional scale,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in the eastern China are the house-building capacity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the per-capita rural housing area; while in the central China,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are rural housing investment, 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industry employees in the rural working population,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For the western China,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are rural register popul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area.  相似文献   
4.
《河南国土资源》2010,(1):42-42
2009年12月28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通报了该市2009年度土地储备开发及市场供应有关情况和2010年计划安排。2010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住宅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拟供应的住宅用地面积将不低于250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保障性住房面积将占一半。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居民住房需求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晓路 《地理学报》2008,63(10):1033-1044
住房需求结构分析是制定住房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根据家庭收入、当前居住条件等指标来界定具有不同需求的居民群体, 以及确定适合各个层次的合理的住宅供给目标, 是住房政策中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为此, 从住房消费行为的微观视角出发, 对城市住房需求层次的定量划分以及需求结构的定量模拟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 分析了家庭人口、收入、当前住房面积、职业、住房区位、投资倾向和家庭结构变更预期等住房需求的影响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由住房需求层次模型和住房面积需求模型 相互嵌套而构成的住房需求结构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其次, 运用北京市家庭住房需求的调 查数据, 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分析结果较好地再现了居民的住房需求, 不仅定量地给出了划分住房需求层次的适当门槛, 还揭示了不同需求层次的家庭在期待住房面积方面的数值差异。由此证明了通过住房需求结构的微观分析来确定相关需求主体的划分标准和住房面积 标准的可行性, 为住房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确立今后5年国土房管工作目标:到2012年,全市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年均新增建设用地1万公顷左右;完成主城区危旧房拆迁700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5万套,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在重庆市召开的全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会上,确立今后5年实施国土整治、住房保障、危旧房拆迁、资源解决和队伍建设五大工程。根据总体思路,到2012年,重庆全市耕地面积要保持在222万公顷以上,以土地开发整理助推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7.
关于公租房     
2010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订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公共租赁房屋简称公租房)旨在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对土地供应、配套等提出要求,明确范围、收入标准、住房面积等由各城市制定。于是各地纷纷制定办法,开始建造公租房,并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