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578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double exponential fitting model (DEFM) capable of expressing the non-linear stress-stiffness relationship of geomaterials has been proposed by Shibuya et al. (1997). The model comprises two material constants; the elastic stiffness at very small strains and the strength, together with other free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complete stress-stiffness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the capability of the original function used for DEFM in simulating the tangent stiffness-stress relationship of geomaterials is first discussed. Second, th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free model parameters, as well as its conversion to obtain a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re proposed. The applicability of DEFM to predicting non-linear stress-stiffness relationship is examined in detail in a total of forty-nine fitting cases of compression test data on sedimentary rock, artificial soft rock and soft clay. It is found that the DEFM is effective in expressing the non-linear stress-stiffness relationship of various kinds of geomaterials at small to intermediate strains, say less than 0.5%.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model compared to other fitting models currently in use is also demonstrated in some of the fitting cases.  相似文献   
2.
Pall型摩擦阻尼支撑内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all摩擦阻尼器四连杆机构的几何非线性变形特征出发,分析框架位移、支撑刚度、阻尼器摩擦力、阻尼器大小、支撑倾角、支撑屈曲力等对一种改进的Pall摩擦阻尼器-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支撑的受力特点,拟合出可供设计人员使用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4.
GPS水准移动曲面法功能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要分析了GPS水准拟合几种主要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移动曲面法和顾及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改进移动曲面法的特殊优点,指出了GPS水准拟合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宋云记  王晓民  王智 《测绘通报》2020,(12):160-163
钢结构在长期荷载及不均匀受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空间变形,其中扰度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通常采用全站仪采集钢结构轴线上若干特征点进行分析、计算,由于钢结构特征点难以捕捉,测量存在误差,并且有限的空间离散点难以全面反应钢结构空间变形。本文采用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进行钢结构扰度测量;介绍了其作业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利用标靶将各个测站的三维点云拼接成一个整体;采用拟合的方法提取空间特征点及轴线;利用三维点云构建空间模型,并与设计模型进行碰撞分析;可全面地反映钢结构的空间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6.
初论双三次数值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辜旭赞  张兵 《气象科技》2006,34(4):353-357
讨论在数学Rn空间里,存在孔斯双三次曲面拟合的可能数值模式(以下称双三次数值模式)。双三次数值模式特点是,在诊断上对天气系统中的由各个物理定律表述的(离散点)大气物理量场,可通过数学三次样条函数做双三次曲面拟合,则模式大气(包括天气系统)的各个物理量场均达到二阶可导,即是大气运动方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场都存在各自的一、二阶空间微商,从而可以对模式大气与天气系统做时间积分。与有限差分模式和谱模式存在所谓的空间截断误差和波数截断误差相比较,双三次数值模式存在所谓的空间拟合误差,恰是现行有限差分模式空间截断误差的高阶小量。而双三次数值模式具有谱模式准确计算空间微商的优点,且双三次数值模式的数学构架能够较好地适应大气运动动力框架,是可与有限差分模式和谱模式相比较的另一数值分析新算法的气象数值模式。  相似文献   
7.
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日益密切,一种依托交通干线不断集散、融合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我们将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称为交通经济带(Traffic Economic Belt)。本文系统阐述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基本性质,并创建性地提出了交通经济带的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8.
克里金插值是空间数据插值的常用方法,其关键在于变异函数的正确拟合。目前一些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及开发包对变异函数的拟合主要以一定的人工经验为先导,通过直观的方法来确定变异函数的一些参数并反复调整,这种人工干预的操作步骤不仅妨碍了克里金插值的自动化,参数设置和模型选择也没有科学理论依据,因此预测的结果往往不精确。针对这一问题,围绕着自动化目标,基于R语言中的变异函数的自动拟合函数实现了自动克里金插值,并对自动拟合模型进行了自动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空间数据插值自动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利用滚动圆变换的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多波束测深数据自动滤波算法通常存在因过分追求人工滤波平滑效果,而有可能造成海底微地貌或小型障碍物被不合理删除的问题,以Ping为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单元,利用滚动圆变换具有在给定精度条件下可对线要素一定尺度的凹(凸)部进行定量识别和分析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滚动圆变换的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算法。在VC++环境下对此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持海底地形完整性的基础上较好地滤除多波束测深数据中的粗差数据,有利于提高粗差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汪德根  范子祺  赵美风 《地理研究》2022,41(5):1388-1406
城市群作为城镇化高级阶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良好的交通通达性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城市群2h通达目标为研究视角,以长江经济带3个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作为测度指标并引入场强和引力模型,对比分析3个城市群所有城市与中心城市两个层级2h出行交通圈格局特征。研究发现:① 3个城市群出行交通圈均表现为从中心向外围地区呈现出由低到高连续扩大的“圈层式”空间格局特征,且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分别形成了“>”字型和“十”字型2h出行廊道,但长江中游城市群尚未形成2h出行廊道。② 城市群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的空间分布受区位条件影响较大,越接近区域几何中心则2h出行交通圈覆盖范围越大,而影响腹地受中心城市综合规模的作用明显,3个城市群各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和影响腹地的空间分异显著。③ 不同城市群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衔接联系水平差异显著,表现出多元的圈层叠加的经济联系格局。④ 高密度高速公路路网在提高城市群中心城市2h出行交通圈衔接联系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按衔接联系模式特征可将各城市群总结为多中心网络型、多中心组团型与双中心轴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