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竞争相当激烈的测绘市场,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通信等技术建立一个"准确、及时、标准、高效、安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测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和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发展城市地质科技 构筑地质人才高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要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地质工作必须确保上海城市建设各项规划任务的顺利实现。通过总结经验,转变观念,及时把握机遇,发展城市地质科技,构筑地质人才高地,为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地质勘探单位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为目前地质勘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事信息收集不全,人事档案不够规范等问题。结合人事档案的现状和改革要求,认为人为因素、历史因素、自身因素等是影响地质勘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原因,提出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培养、服务理念的创新、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地质勘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和优化管理体系,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斌 《测绘工程》2015,(3):74-77
从人才创新机制下剖析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内涵,分析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以西南科技大学多年来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及专业学位发展为例,深入剖析产学研体系下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探索总结区域产学研模式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思路,为进一步壮大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发展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宏观调控的实质是从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预定的目标,对社会经济的决量和总体结构进行调节和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经济,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之间也涉及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市场在调节经济关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本质上在于利益驱动,这必然造成市场失灵和市场激励机制作用的局限性,从而要求国家加强对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中的经济关系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为能在搜救地震受困人员时,实时监测灾区情况,增强实时性及降低搜救误差,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地震受困人员应急搜救中的应用,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地震应急搜救系统,采用RFID识读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上,再反馈至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中的监测防御模块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开启射频模块,命令现场报警装置响应报警应急搜救信号;通过蚁群算法获取最优搜救路线,及时搜救地震受困人员。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可有效搜救地震受困人员,且系统的吞吐率高达90%,搜救准确率均值高达97.6%,耗时均值仅为0.88 h,具有较高的搜救准确率和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地勘单位在属地化、企业化、市场化转变中,要树立人才新理念,加大人才资本的投资,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充分发挥人才资本的营运作用,实现地勘单位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8.
陈江平  单杰  秦昆 《测绘通报》2017,(4):139-144
地理国情监测是我国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今后20年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未来的重要职责。人才是地理国情监测的第一资源,培养地理国情监测的优秀人才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理论和支撑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需求出发,立足于科学发展和学科前沿,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文福 《测绘科学》2013,38(1):180-182
工程哲学是对工程的反思和工程造物的思辨,从而对工程造物的主体——工程师的素质提出了反身诉求。基于工程哲学的视角审视工程师的培养,反思工程教育则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合我国测绘工程师培养现状,以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人才培养的节点,从工程哲学的层面厘清了测绘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其培养途径,为工程教育改革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展现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纪呼唤海洋科技人才,召唤海洋高等教育,广东海洋大学必须增强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观教育、普及海洋知识、整合现有海洋资源、重新架构学科专业,才能彰显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