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状轮廓对于事物的认知十分重要,是决定事物类别的关键属性,对于借助虚拟地图表达非空间数据的隐喻地图,其轮廓具有可操作优势,可用以增强其地图相似度,促进其与真实地图间联系的建立。但目前隐喻地图研究多侧重地图制作生成技术,较少关注地图认知设计,对制图过程掌控性差,导致地图轮廓形态随机性较强。以Gosper地图为基础进行改造设计,依据真实地图轮廓设计隐喻地图轮廓:基于转角函数法构建目标函数,衡量隐喻地图轮廓与目标轮廓的相似性,通过目标函数对地图轮廓进行筛选,并利用优化算法控制筛选流程,获得满足需求的地图轮廓。使用真实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与目标轮廓近似的地图轮廓,并能基于此轮廓框架开展地图设计表达工作。  相似文献   
2.
Gosper地图的非空间层次数据隐喻表达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信睿  艾廷华  何亚坤 《测绘学报》2017,46(12):2006-2015
本文借助隐喻地图的思想,研究非空间层次数据的空间隐喻表达与分析,以地图视角对非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将抽象数据具象化以降低认知负荷,对地图学相关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拓宽其应用外沿。结合制图学经典方法开展地图视觉设计,以自然地貌隐喻数据特征,针对层次数据结构特点,将LOD及Cartogram技术引入隐喻地图的表达分析中,对各层级数据特征进行有效凸显,达到通过地图研究其背后数据规律特征之目的。最后,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真实文件层次数据,进行文件数量分布、大文件群落定位、文件纵深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能够有效表达层次数据,并支持一定的地图分析及数据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3.
多重空间数据因其可用性及几何和主题方面的质量差异,催生了针对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新系统开发,其中包括了异构空间数据结构分析与改进的处理进程。本文介绍了空间数据融合系统( DAFU)的概念、架构与功能性方面的内容,DAFU能够有效使用异构空间数据信息并可进行地理数据的个体使用。  相似文献   
4.
自"意象"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中以来,对于旅游意象的多角度解读不断涌现。为建立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基于网络文本资料,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及符号学理论,通过Nvivo 11软件的编码分析,对城市旅游意象的符号表征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分为直指系统与涵指系统两部分,直指系统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社会空间、社会形态、社会行为6个维度,涵指系统包含隐含义、迷思、象征3个维度;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存在共性与个性、投射与感知、表征与意指、同时性与历时性的二元性特征以及文化隐喻属性;通过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系统得到的青岛城市旅游意象为"海洋城市、德式风情、静享惬意"。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地理学观及其思想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讨论了女性主义地理学观的建构,并说明了女性主义地理学对更新地理学观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主流人文地理学思潮的潜在影响。在本体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一直直面西方传统社会文化思想中的等级制性别化二元论,建构了主张女性和男性在建构社会及社会空间中具有交互性关系的本体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证明了女性及其空间在西方社会中处于弱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动摇了实证主义地理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永恒性、普遍性、客观性的预设,阐释了地理学认知过程中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可靠性,并建构了“去中心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无论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当前的女性主义地理学主流思潮都有一定的中和性色彩,这一倾向使女性主义地理学在地理学观演进,以及以人文地理学思想为代表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兴盛,与其直面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问题不无关联。在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开始发展的当下,注重分析中国女性及其空间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将有助于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并提升其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构建中的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根据语境变量即语场、语旨和语式的需要,选择一致式或隐喻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名词化隐喻在各类语篇中大量出现。名词化隐喻在语篇的构建中具有多种功能,它能使语篇简洁,正式,精确,客观,权威,连贯。通过对名词化隐喻在语篇构建中的功能的分析,以实例说明对名词化隐喻的合理运用可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思想,体现意图,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对名词化隐喻的意识程度,了解掌握名词化结构的用法,有助于更好地分析语篇,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7.
东西的小说创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相当一部分作品,在主题思想和叙述策略上均具有鲜明的后现代倾向,足以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方式,以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东西小说创作的叙事手法和叙述语言等方面出发,试图对东西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8.
海图语言和自然语言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具有隐喻映射关系。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普遍语法原则、转换生成规则等海图语言的语法规则,探讨了海图语言语法的两类隐喻关系,提出了语法同构性是语义解释一致性的基础,并以其作为构建通用海图语言系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Mandelblit认知翻译翻译说出发,有针对性地将航海俗语中的隐喻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将DMC情景总结并细分为:原语中喻体的意义和目标语中的喻体含义部分对等,即PMC(partial-mapping condition)与目标语的喻体与原语喻体及含义均不对等两种情景,旨在总结出更为系统的策略用以指导航海俗语中隐喻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后雪峰  陶伟 《热带地理》2021,41(5):881-891
通过梳理西方尺度研究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发现尺度主要包含尺度本体论、尺度隐喻和尺度实践3个主要要素。尺度的本体论认为尺度是静态的等级化的物质实体,尺度的隐喻体现在尺度可通过话语进行多样化的解构和表达,尺度实践表示尺度通过不同行动者间的互动进行社会建构以实现尺度的再创造。尺度的3个要素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在统一性上,尺度本体论为尺度隐喻与尺度实践的实现创造了前提,尺度隐喻及尺度实践发展了尺度本体论;在对立性上,尺度本体论是实在论立场,尺度隐喻和尺度实践是建构论的产物。西方尺度研究主要经历了2个典型的阶段:将尺度物化为固定的空间实体;不同行动主体运用尺度进行社会实践或话语表达。这启示中国化的尺度研究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承认物质空间实体的作用,也要接受行动者的能动性,将尺度看作是人、物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文章展示了尺度概念化框架并实现了尺度的应用路径归纳,具体体现在尺度化、尺度解构及尺度政治3个方面。同时提出将资源配置效果纳入到尺度实践的分析要素之中以实现尺度的政治经济,这不仅扩充了尺度的理论内涵,还增加了尺度的实践应用效果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