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信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建设历程;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晋级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24(5):F0002-F0002
根据教育部教研函[2007]4号文件通知,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中,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照规定,该一级学科所涵盖的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二级学科同时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3.
<正>实验室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肓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  相似文献   
4.
<正>实验室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5.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涵盖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等4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学院努力追求卓越目标,共建1个"双一流"学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和共享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各学科方向均可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设有7个本科专业,2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科学)。  相似文献   
6.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5):F0002-F0002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扎根地理学、服务地理学、发展地理学”为显著特色,围绕“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共享服务”、“地理知识发现与规律挖掘”、“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及“地理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四个方向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以“长江学者”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7.
六十载弦歌不辍, 一甲子薪火相传。2013年10月, 中国石油大学将喜迎60周年华诞。在此, 谨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因油而生, 砥砺前行。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60年来, 学校与祖国的命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始终紧密相连, 一代又一代的石大人薪火相传, 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 培育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秉承了“惟真惟实”的校训。因油而兴, 桃李芬芳。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 始终是推动石油工业和石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 学校主体位于帆船之都、海滨之城青岛。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 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校建立了一支由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等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油气地质与勘探等5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学校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藏地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43个研究机构。“十一五”期间, 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9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  相似文献   
8.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2):F0002-F0002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扎根地理学、服务地理学、  相似文献   
9.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F0003-F0003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 4个研究方向,进行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0.
晓生 《地质学刊》2008,32(4):344-344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如皋人。1942年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3年-1945年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后赴美留学,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煤田地质勘探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发明奖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国煤炭学会泥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