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1篇
  免费   2831篇
  国内免费   3772篇
测绘学   486篇
大气科学   1801篇
地球物理   2404篇
地质学   11951篇
海洋学   865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437篇
自然地理   2167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606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1098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964篇
  2011年   1067篇
  2010年   941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715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686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1经济发展和工业用地价格状况 我国经济政策上的中部地区就主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6省。中部6省土地面积为102.7万km^2,人口3.63亿,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但工业用地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  相似文献   
4.
湘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湘西北地区以盛产层控型低温热卤水铅锌矿床著称。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晚期至早奥陶世早期分别受台地边缘相、台前斜坡相和局限台地相控制的碳酸盐地层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且具多层性,局部可切层,少数呈脉状。其产出受岩石的原生孔隙和容矿层内构造如虚脱—滑动空间、破碎带及裂隙系统等多因素控制。深大断裂带为主要导矿构造。容矿层不是矿源层,铅锌矿不存在同生沉积特征或痕迹。铅同位素年龄晚于赋矿地层年龄。矿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建造以下的一大套碎屑岩建造,部分来自深部和造山带。矿床无围岩蚀变则无铅锌矿化,矿化富集强度与多类型围岩蚀变强度及层内构造空间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划分出的4个找矿远景区内,许多低工作程度区和找矿空白区里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可望找到新的矿床。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土资源》2005,(9):24-24
一种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栽培成活率,集促进植物生根、持水保肥、营养缓释等功效于一身的抗旱保水剂日前研制成功。据专家介绍。这一抗旱保水剂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利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黏土资源(杭锦2号土),经过4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反复实验开发研制而成的。以小麦为例。是对照组的1.5-1.8倍。可使玉米果穗秃顶率下降1-2.8个百分点,穗粒数增加25-60粒,且长势明显优于施用其他复合肥。  相似文献   
6.
7.
8.
9.
试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是全国有名的连片贫困地区,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尤其紧迫。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百色市相继上马一批水利、交通、能源和扶贫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资源需求迅速增长。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形  相似文献   
10.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ecause the migration phenomena reflect partly the seismic mechanism and involve the prediction of tendency of seismic activity. Research on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has mostly focused on finding the phenomena. Some attempts on getting regularity were comparatively subjectiv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re should be indices of migration in earthquake dataset and the indexes should have statistical meaning if there is regularity in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is study, three derivative attributes of migration, i.e., migration orientation, migration distance and migration time interval,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North China region show that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has statistical meaning. There is a dominant migration orientation (W by S to E by N), a dominant distance ( ≤ 100kin and on the confines of 300 ~ 700km), and a dominant time interval ( ≤ la and on the confines of 3 - 4a).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igration will differ slightly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 range or earthquake activity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