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9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1989-1990年在海南岛、广东蛇口以及青岛近海采集12种牡蛎,进行循环系统的比较解剖学研究。首次提高了牡蛎的循环系统有两种类型,即附心脏型和无附心脏型。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1)附心脏型无肌套血管,其外套血液主要来自环外套动脉和附心脏;无附心脏型,由于无附心脏和环外套动脉,其外套血液主要来自肌套血管。(2)附心脏型是通过出鳃静脉和外套静脉分别将鳃前部和后部的血液送回心耳;无附心脏型的外套静  相似文献   
2.
砗磲科(Tridacnidae)的种类全部生活在热带浅水珊瑚礁。它们只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动物区系区。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获得许多砗磲科的标本;1975年作者参加西沙群岛的考察,又特别注意观察、采集这类动物,得到较多的标本和资料。 砗磲科是双売类中一群高度特化的种类,它的外套膜大、很发达,有大量的单细胞藻虫黄藻(Zooxanthellae)与之共生;外套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玻璃体(hyaline organ),它们能聚合光线使虫黄藻大量繁殖作为自身养料的一部分,这一过程 Yonge(1936)取名叫“耕殖”(farm),这种蛤一藻的特殊关系叫互惠共生(Symbiotic mutualism)。 砗磲科贝壳方位的辨识与正常双壳类相反,这是由于它与虫黄藻共生的特殊关系导致外套膜面积增加,以致使这类动物生活时原来在背面的壳顶、铰合部和韧带朝下成为腹面;原来的腹面由于植物耕殖组织(plant farming tissue)的发达而移到背面,也即贝壳的自由端朝上。动物体的软体部也有少量“逆转”,前闭売肌消失,前收足肌移到后面;后闭壳肌和后收足肌相邻移到贝壳中央;足和足丝从贝壳铰合部的对应端——腹斜面的足丝孔伸出,直接在底面固着。 为了叙述方便,确定砗磲科贝壳方位时按以下方法:把壳顶朝下,铰合部与手持者相对,这样铰合部的末端是前端、相反的一方是后端;贝売的游离端朝上为背部,壳顶和足丝孔朝下为腹部,在手持者左面为左売,右面为右売。 根据 Rosewater(1965)的意见砗磲科全世界只有6种,这6种在我国西沙群岛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3.
白令海峡首次张开和中美洲航道关闭是新生代晚期两个最重要的古地理和海洋事件。除了其区域生物地理效应外 ,这些事件改变了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航道的形态 ,对北半球大洋环流和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白令海峡首次张开所产生的最引人注目的结果是软体动物在北太平洋、北冰洋和北大西洋之间的交流。这一事件被称为“横越北冰洋的交流” ,涉及295个软体动物种 ,其中源于太平洋的261个 ,源于大西洋—北冰洋的34个。由于新第三纪晚期的这种交流 ,现今北冰洋软体动物的大部分源于北大西洋 ,尤其表现在北美北冰洋和西伯利亚东北部海岸 ,而大…  相似文献   
4.
Two new species of Naticidae ( Mollusca, Gastropoda)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 of China are described: Cryptonaitca huanghaien- s/s sp. nov. and Sinum vittatum sp. nov.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was provid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and related species were also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new species Cryptonaitca huanghaiensis differed from Cryptonaitca hirasei and Cryptonaitca andoi in outer shape, operculum and radula. The new species Sinum vittatum is similar to Sinumjaponicum (Lischke, 1869), but the shell of the former is flat-elliptical in shape, spire very small, slightly convex. While the latter is flat-globular in shape, apex light brown in color, without a brown band on the body whorl. The comparis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Cryptonaitca huanghaiensis and Sinum vittatum were two new species from the coast of China. Specimens studied were obtained from collections in the Marine Biological Museu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5.
湖北浮桥河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1997年 4月至 1998年 1月 ,在浮桥河水库 14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 ,共获 4 7种 .其优势种类为霍甫水丝蚓 (Limnodrilushoffmeisteri)、中国长足摇蚊 (Tanypuschinensis)、前突摇蚊属 (Procladiussp .)和摇蚊属 (Chironomussp .) .水库底栖动物的Shann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偏低 ,上游的指数值最高 .从种类相似性来看 ,底栖动物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在水平分布上 ,上游与库汊的种类相似性最低 ,库汊与下游的种类相似性最高 .浮桥河水库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5 2 9.1ind/m2 ,平均生物量为 35 34.1mg/m2 ,均以水生昆虫占优 ,其时空变化主要受水生昆虫控制 .能量估算法估算出浮桥河水库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为 1.5× 10 4 kg/a .  相似文献   
6.
The Bivalve Yangtzedonta is not the Brachiopod Xianfengell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The alleged "holotype"of the bivalve Yangtzedonta primitiva Yu.1985 figured by Qian (2001) is a broken and distorted specimen of the brachiopod Xianfengella prima He and Yang, 1982 and not the holotype of Y. primitiva. Qian contends that the oldest recognized monoplacophoran, Maikhanella pristinis (Jiang, 1980), is neither a monoplacophoran nor the oldest molluscan fossil in the Meishucunian Stage of China. Furthermore, he considers that the oldest bivalve Xianfengoconcha eUiptica Zhang, 1980 is an inarticulate brachiopod, not a mollusc. WatsoneUa yunnanensis (He and Yang, 1982), is associated with Yangtzedonta primitiva Yu but indicates no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es Rostroconchia and Bivalvia in the Lower Cambrian Zhongyicun Member of the Yuhucun Formation. Qian's confusion in using non-molluscan fossils to discuss the early evolution of shelled molluscs also confus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respective groups.  相似文献   
7.
哈格 《海洋世界》2019,(3):24-25
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还有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它就是鹦鹉螺。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戚.  相似文献   
8.
对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考古遗址剖面进行了年代学、岩性、硅藻和软体动物鉴定等研究,发现广州珠江北岸古城区南部在先秦时期为河道及河口湾湿地/洼地;因河流-河涌的淡水注入使河口盐度降低,故而沉积物中未见较高盐度的微体生物,仅发现了河口型咸水-半咸水硅藻;此时堆积的贝壳大多为淡水种,半咸水种少见,表明先秦(东周)时期,广州地区...  相似文献   
9.
渔山列岛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为了解渔山列岛保护区内潮间带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1982年和2010年的3个季节(春、夏、冬)在渔山列岛进行潮间带软体动物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体动物时空差异,以Brey经验公式计算分析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P值,P/B值)。结果表明,年际间物种食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982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单齿螺(Monodonta labio)、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42.88%,2010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 imbricat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75.96%。1982年,年均栖息密度为2758ind/m2,年均生物量为2100.26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240.04g/(m2·a),年均P/B值为0.63a–1;2010年,年均栖息密度为699ind/m2,年均生物量为1101.85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94.82g/(m2·a),年均P/B值为0.55a–1。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年际间差异显著(F=5.761,P0.05),季节间和潮位间差异都不显著(F=0.135,P0.05;F=2.076,P0.05),P/B的值较低,表明该海域软体动物世代更替速度较慢,2010年的P/B值(0.55a–1)低于1982年的P/B值(0.63a–1),表明近30年来群落结构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滑蛤属至今已发现的种都分布于北半球,这些种类都是冷水种。新种Liocyma chinensis是一个温水种,采自渤海莱州湾,这是滑蛤属在亚洲大陆最南的分布界线。新种的发现,增加了黄、渤海动物区系中的冷水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