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同伴检视模式中学生间叙事话语分析以过程为焦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对翻译能力培养的教学效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经对同伴间检视叙事话语数据量化与具体例子并结合学生检视一二稿中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语言属性与情感属性是影响建立同伴检视有效教学场的关键因素。语言属性主要指错误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话语对同伴检视辨析度与接受度的影响。情感属性主要指通过积极情感交流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接受和能产生移情作用的教学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同课异构"的研究思路,从"2015年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优质课比赛"获奖的视频课例中选取四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作为样本,对四节高中地理优质课中的师生对话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比较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四节课中师生对话频繁,课堂氛围活跃,但师生对话在认知水平、对话结构、师生话语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课堂录音、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在话语量、话语内容、提问方式、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呈现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复杂网络话题传播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个话题在网络中的传播,较少考虑多话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论文分析舆论传播过程中多个话题之间的竞争关系对话题传播的影响机制,建立基于复杂网络的多话题信息传播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实验及其结果分析表明,当引入个体信息环境影响因素后,一个话题的影响力大于舆论话题环境中其他话题的平均影响力,才会有较大概率影响到更多个体,否则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个体对于话题记忆能力的变化在不同网络中会产生不同影响,在随机网络和BA网络中,人们对于话题的记忆越深,其传播的影响范围越大,而在规则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中,较小的记忆长度能够让话题传播影响力更大;同时,在具有社群结构的网络中,度大的节点并非会一定会更多的参与某一话题的传播,因为度大的节点有更大概率获得更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新文化地理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传统文化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激进反思甚至颠覆。首先,新文化地理学具有理论基础的统一性。其反对伯克利学派"超有机体"的文化观,认为"文化"并非具象的"物体",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情景或社会关系之下由社会群体自下而上地建构或生产的。自然、景观、地方、空间等地理学要素也并非"文化"被动的表达或容器,而是建构意义与价值系统的关键维度。其次,新文化地理学具有研究话题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研究视角的分散性或破碎性,而是新文化地理学的文化观带来的必然结果。新文化地理学关注草根群体自下而上的文化实践、不同群体与不同尺度的文化事项、以及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这极大地拓展了其研究话题的广度。目前,中国地理学中有关文化的研究还处在比较边缘化的位置,但现代中国社会的高速变迁迫切地要求文化地理学者从文化的社会性与空间性出发,探讨社会成员赋予自然、景观、地方、空间等地理学要素的文化意义,以及文化这一维度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健身消费与地方建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林耿  沈建萍 《地理学报》2011,66(10):1321-1331
随着全球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如何重塑人地关系日渐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选题, 西方学界自20 世纪90 年代即开启了消费实践与地理学的全面联结。这种学术观照自然而然地延展到消费关系中折射出来的地理想象、地方认同和空间生产等主题之中。作为城市化衍生的生活方式,健身消费成为身体地理、空间想象和地方建构等研究交汇的重要议题。研究援引建构取向的地方理论以及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行动者对“健身”的转译过程,指出行动者的消费关系社会性地建构了一个地理想象的“健康天堂”,健身的消费想象,与话语权力的凝视和影响是高度相关的。地理空间生产一种功能性消费关系和节点型人地关系,后者将本土消费关系想象式地嵌入到全球消费文化脉络之中,将人地关系从本土联结和延伸到全球。 通过身体实践的方式,行动者网络下的健身消费关系将微区位建构为多层次的地方。地方是一个现实与虚拟、本土与全球交互的关键节点,一种多向度的节点型人地关系可以在地理微区位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7.
辛宇  林耿  林元城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7):1300-1311
随着数字技术逐渐深入到乡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社会关系及空间意义发生重构。信息化冲击下的乡村空间转变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其社会文化空间意义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构在内生逻辑上重塑乡村话语权力和主体身份。论文通过探讨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的多维关系及其对乡村产生的多重效应,关注数字技术带来的自由与异化、数字经济引发的话语与权力流变及乡村女性主体地位和身份的重构,解释了数字技术作为非人类行动者的主体性及其建构下的乡村日常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拟为乡村性的分析框架提供有益的补充,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6年广州天气微博矩阵运维数据探讨微博圈话题聚合效应,结果表明:(1)通过气象微博矩阵进行气象服务,可以促使矩阵成员之间加强联动,扩大微博运营效果;(2)话题聚合是广州天气微博矩阵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话题聚合可以整合服务资源,增加矩阵各成员的曝光度,带动整体影响力的增长;(3)微博矩阵的建设可以直接拉动博文阅读量、粉丝量的增长,增强天气官博的互动力,从而提升矩阵成员的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指称是常用的五种衔接语篇的手段之一。一个所指往往表现为话语话题或话题主体。在汉语(特别是科技类语篇)英译过程中,译者不要照搬汉语的主题结构,要充分运用主题化手段,选择合适的主位推进模式,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篇章连贯。语篇类型影响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灾害期间的舆情引导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交媒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微博评论了解用户的网络情感及关注的话题,可以帮助相关舆情监测部门掌握公众的关注热点,从而选择适当的干预节点来应对网络舆情,并对公众情绪进行疏导,这对于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利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情感分类,这需要人工进行语料的标注,工作量大。本文根据微博评论文本的特点,综合考虑情感词以及表情符号等多重情感源,构建了台风灾害领域情感词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感词语义规则的情感倾向计算方法,以及基于词向量的话题聚类方法。首先,采集了近年5次台风灾害期间共计40多万条微博评论文本,基于大连理工情感词汇本体库进行扩展构建了台风灾害领域情感词典,结合PMI法构建表情符号词典,根据语义规则确定情感倾向,并使用3500条评论文本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本文基于词向量、TF-IDF与K-means的聚类方法探索灾害期间热点话题。最后,以2020年4号台风“黑格比”为例,基于台风期间的5万余条微博评论文本进行了舆情情感分析,并识别出6类与台风相关的话题。通过时空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博评论文本的数量发生一定变化,评论数量多的地区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台风登陆当天浙江省的恐惧情感达到最高。结果表明,基于语义规则和词向量的台风灾害网络情感分析方法,能在类似灾害事件发生时为政府部门掌握和引导网络舆情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