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铁明 《云南地质》2001,20(3):297-307
云南普洱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处于古特提斯海云南-老挝海槽,沉积物为大套碳酸盐岩夹泥质岩。Yan类化石十分丰富,依据垂直分布特征,由下而上建立Parafusulina nosonensis带及Neoschwagerina criticulifera-N.douvillei带,同时介绍了二化石带中Yan类动物群特征,为与邻区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生物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哲斯敖包茅口期发育典型的生物礁。礁体呈东西向展布,在空间上可明显地划分出后礁相、礁核相及前礁相。礁核相包括礁坪带、礁冠带和礁前缘带。各相带相互位置关系表明当时礁体南侧为滨岸方向,北侧为广海方向。礁体中化石极为丰富,可识别出不同的生物组合。生物组合的空间分布明显受生物礁相带控制,它们之间均为横向关系,反映了生物组合与水动力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类背景演化和演化事件的区别 ,确定了“茅口期”类辐射演化和绝灭高峰的层位 .研究结果表明 ,“茅口期”类动物群经历了 3次辐射演化和 4次绝灭高峰 .类动物的演化型式揭示 ,“茅口期”集群绝灭开始于“茅口中期” ,而集群绝灭的高潮则发生在“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4.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类背景演化和演化事件的区别,确定了"茅口期"类辐射演化和绝灭高峰的层位. 研究结果表明,"茅口期"类动物群经历了3次辐射演化和4次绝灭高峰. 类动物的演化型式揭示,"茅口期"集群绝灭开始于"茅口中期",而集群绝灭的高潮则发生在"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5.
广西隆林祥播地区二叠纪地层是一套连续的海相碳酸盐岩,出露良好,内含丰富的(竹蜓)类化石。本文记述了Pseudodoliolina属的12种,其中对2个新种Pseudodoliolina contracta sp.nov.,P.subelliptica sp.nov.作详细描述。新种均采于茅口阶Cancellina带。新种的发现为本文论述Pseudodoliolina(竹蜓)类动物群的演化特征提供了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6.
湖南邵阳市邵阳大道两侧出露的龙潭组下段(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发育一套地质特征典型、沉积序列明显的重力流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块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底面发育有重荷模、槽模、工具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砂岩内部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包卷层理及粒序层理,互层的泥岩中见类似于古网迹的痕迹化石。可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浊流与滑塌沉积。剖面下部含泥砾块状砂岩发育,剖面中上部以发育薄到中厚层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特点。根据重力流沉积物特征及其垂向序列特征,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将海底扇划分出内扇、中扇与外扇。通过与附近的短陂桥矿区的龙潭组下段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位于华南盆地范围的邵阳地区,在中二叠世茅口期晚期(龙潭组下段)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意味着华南盆地在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的深大断裂在中二叠世末期曾经发生拉张,形成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7.
茅口期 Tubiphytes—叶状藻丘及其碳酸盐岩组合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孔隙、洞穴、缝隙和喉道,形成了孔隙—喉道型、裂隙—喉道型、孔洞—裂隙型等三种类型的储集空间结构。据孔隙度、渗透率、压汞等分析测试认为,叶状藻障积岩可以成为差的储集岩,而亮晶藻屑灰岩、生屑灰泥岩、Tubiphytes 粘结岩等均为非储集岩。研究区藻丘中含有大量的碳沥青(尤其是深埋溶孔中)也说明了在潜伏礁(丘)体中寻找良好油气储层的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8.
贵州威宁下二叠统茅口阶中旋齿鲨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在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乡海着村下二叠统茅口阶中发现的旋齿鲨类——Hunanlhelicaprion xiandongensis(仙洞湖南旋齿鲨)并讨论了其牙列形态和牙组织性质。  相似文献   
9.
黔南茅口期台地相层序地层及类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南台地相区可识别出栖霞期末—茅口期的 7个沉积层序 (S1 — S7) ,其中所含的化石材料表明 ,茅口期沉积由 S1 上部和其上 6个沉积层序的 13个体系域构成。根据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和类资料 ,查明了研究区茅口期层序地层中较常见类 30属 10 1种始现—末现的延限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云南普洱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处于古特提斯海云南 老挝海槽 ,沉积物为大套碳酸盐岩夹泥质岩。类化石十分丰富 ,依据垂直分布特征 ,由下而上建立Parafusulinanosonensis带及Neoschwagerinacriticulifera N .douvillei带 ,同时介绍了二化石带中类动物群特征 ,为与邻区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