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的最大硬度原理和最小亲电性原理,基于复杂化合物体系的硬度和亲电性计算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典型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岩体以及成矿热液的硬度和亲电性进行估算,进而探讨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专属性。结果表明:热液具有比岩浆更高的硬度和亲电性,可以从熔体中萃取金属元素,从而形成岩浆热液矿床;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长英质岩浆流体富含F,而F具有高硬度和亲电性,导致具有硬酸性质的W、Sn从熔体进入流体成矿;由于软碱S具有低硬度和亲电性,弧岩浆作用形成的富S基性岩浆有利于吸引低硬度的成矿元素,形成斑岩型铜(金)矿床;与板内伸展环境下岩浆底侵作用相关的碱性岩浆释放富Cl或CO2的流体,Cl的硬度较低而电负性高,热液主要吸引Fe、REE、Au等,从而形成IOCG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个模式识别计算机程序。通过它可以识别无机氯化物是固体还是非固体。本程序根据模式识别原理,应用非线性映射的数学方法,在尽可能保持原样本点之间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将6维空间上的样本点映射到2维平面上,从而可以方便地通过视觉直接进行识别和分类。所用特性参数为非氯原子的电负性、电荷与离子(或共价)半径比、电荷、原子半径、第一电离势和电子构型。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表明铝土矿中鲕粒的Al含量普遍高于基质,但鲕粒富集Al过程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桂西地区铝土矿进行宏微观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测试(EPMA)和X粉晶衍射分析,研究了矿石构造和元素地球化学变化规律,试图分析铝土矿中鲕粒生长机制。含矿岩系层序多变特征表明桂西铝土矿为陆相成因;鲕粒内部圈层Al含量大于50%,而Si含量小于1%,Fe含量波动于1%左右,证明矿石中鲕粒Al的含量比基质的高,同时硬水铝石的结晶程度亦较高;与鲕粒生成有密切关系的构造主要为凝胶和裂隙,两者为正反馈关系;胶体在分离过程中出现分凝,主要形成富铝、富硅和富铁凝胶,分凝过程中Fe、Si亲和性强,两者的迁移能力均高于Al。分析认为鲕粒形成于浅埋阶段,是一种凝胶的反复分凝过程,受控于湿润-干热气候,成鲕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充水阶段、湿润阶段和干热阶段,成核机制为脱水收缩,圈层增长机制为成胶-凝胶老化交替。铝土矿型风化壳的物质搬运过程使鲕粒的圈层停止生长,形成夭折鲕,若条件有利则形成再生鲕。首次引入磁场的概念解释了鲕粒保持浑圆形习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离子体系中阴、阳离子的活动性取决于其电子结构和电价,可以用电负性(electronegavity)和化学硬度(chemical hardness)或软度(soft-ness)来加以表征(Pearson,1997)。离子无机化学的最大硬度原理(maximum hardness princi-ple)表明:多种离子反应趋向于形成大硬度的离子之间的结合,以及小硬度的离子之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晶胞参数与金、银原子数百分比成二次函数关系,并推导出了表示二者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式。利用该方程式,可以用金原子数百分比计算出晶胞参数,反之亦然。并首次将其应用在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键能键长比和电负性差值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判别分析并确定化合物的化学键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元素的离子类型、原子价、电负性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周期律论述其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同时,以实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钾冰晶石结构的三元卤化物包括一大批三元熔盐相图的中间相 ,是功能材料的开发对象。我们用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钾冰晶石结构形成条件和晶胞常数计算的数学模型。除容许因子t外 ,阴阳离子半径比和电负性差也是决定钾冰晶石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