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溆浦砂锡矿床赋存在第四系冲积层中,锡石主要富集在底部砂砾石层。矿体呈层状,平均厚0.92-1.66m,锡石平均品位632~1229g/m3。伴生锆石、独居石。本砂锡矿床与白马山花岗岩风化壳密切有关,矿床成因属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型细谷砂矿。  相似文献   
2.
溆浦地区15万区调,运用构造-岩性-岩相填图法研究了陆相红盆的内部结构和构造界面、岩性、岩相特征,建立了红盆的地层系统,填制了新一代的溆浦陆相红盆地质图,提高了"红层"的地质工作程度与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3.
雪峰山安化--溆浦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 ,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集中在 16 0℃附近 )均显示 ,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 ,最深动力变质岩仅为糜棱岩化绢云母千枚岩。断层岩中石英脉ESR(电子自旋共振 )定年显示 ,断裂在燕山期 (15 6 .9~ 136 .2Ma ,119.8~ 90 .6Ma)热流体活动强烈 ;而发育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的石英脉 ,不论在野外产状、显微构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此初步推断 ,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应是雪峰山中生代挤压与伸展运动的反转时期。  相似文献   
4.
雪峰造山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雪峰造山带的地质构造特征认识尚存在较多分歧。通过构造剖面测制并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对雪峰造山带中段东部怀化—两丫坪地区的形变类型、变形时代、变形强度、剖面结构以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成因机制和构造体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雪峰造山带中段形变类型主要有板劈理、折劈理、褶皱及与褶皱同走向的大型膝褶带、逆断裂、正断裂、右行走滑断裂等;(2)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印支运动与早燕山运动)中均存在明显的挤压变形,构造体制均为NW—NWW向挤压,形成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加里东运动尚形成了板劈理和大型膝褶带;(3)雪峰造山带中段以溆浦—靖州断裂为界分为东带和西带,分别为加里东期区域雪峰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和中带。东带板劈理发育,西带板劈理不发育且上古生界与下伏地层产状相近,表明加里东运动中东带变形强度明显大于西带,不整合特征、抬升幅度、逆冲断裂的发育特征等表明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东带变形较强,而西带变形较弱;(4)劈理优势倾向以及褶皱轴面和逆断裂的倾向,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均具有背冲构造样式,但早中生代背冲构造的中轴相对加里东期向西迁移25 km以上;(5)南华纪早期溆浦—靖州断裂以东大幅伸展断陷并接受巨厚沉积,晚古生代期间断裂东侧大幅伸展沉降而构成湘中沉积盆地的西边界,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为一块体强度低的构造薄弱带,这是其变形强度大于西带及成为雪峰推覆构造根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5月8日以来,9次强降雨致湖南怀化市13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6507间,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400余次,直接经济损失达4.82亿元。麻阳、芷江、会同、溆浦、辰溪、新晃等县市区纷纷告急……"百姓安危高于一切,一定要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的要求,怀化市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吹响了抗击地质灾害的集结号。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严阵以待,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收传预警预报,调度传送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构造-岩性-岩相法,将溆浦红盆划分为5个岩组,4类构造界面,2个二级层序地层,进而探讨了该陆相红盆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8.
9.
雪峰山西麓中生代盆地属性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雪峰山西侧发育一系列的中生代盆地,它们的形成与后期变形是华南地区晚三叠世以来板内变形的响应。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雪峰山地区由于桃江-安化-溆浦断裂的左行压剪作用,在雪峰山西北侧形成早期沅麻前陆盆地,而在雪峰山中南段由于走滑作用形成拉分盆地,雪峰山西侧印支期并不存在统一的前陆盆地,其印支期造山规模很有限,为陆内造山。从白垩纪开始,雪峰山西麓盆地进入不同的构造体制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三期主要的盆地形成和改造事件。白垩纪早期沅麻盆地进入区域伸展阶段,该期的盆地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前陆盆地,古水流表明物源为东西两侧的雪峰山和武陵山,而中期沅麻盆地继承早期的伸展体制,生长地层、地堑、地垒结构发育,古水流指示物源依旧是两侧山地,该期伸展可能与整个华南同期的伸展一样受控于同样的机制。进入新生代,雪峰山西麓盆地经历了两期重要的变形改造阶段,早期由于桃江-安化-溆浦的右行走滑,产生了北东向的主压应力,在沅麻盆地中产生了北东走向的张节理,这些节理在后期往往发育成正断层,造成这期变形的原因是由于55~25Ma之间,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在整个东亚地区产生的一系列右行走滑断裂所致。新生代后期变形体现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在沅麻盆地以及天柱盆地东缘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构造,古生界以及元古界逆冲于中生界之上,这期挤压在盆地中形成了稳定分布的一组共轭节理。这期变形与整个东部中新世变形可能有同一的构造背景,其原因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无关,而与菲律宾海板块于中新世左右由南向北运移并与华南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0.
溆浦刘家坪水电站自本世纪80年代末建成以来,14号镇墩开始垂直位移,压力钢管扭曲变形。经现场勘察查明,该镇墩位移与压力钢管的扭曲变形,是由山体滑坡造成的。本文就山体滑坡的特征、成因及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