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今日国土》2008,(9):6-7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共进口1565万吨原油,相当于平均每日进口原油370万桶。成品油进口334万吨,1—8月中国成品油进口2872万吨,同比增长18,3%。  相似文献   
2.
从6月1日到30日,国际原油期价从每桶68.06美元涨至69.89美元,上涨2.7%;在此期间,北京汽油价格却从每升5.89元上调至6.37元,涨幅8.1%。与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相比,中国的汽油价格大约高出1.8元。一些消费者对此感  相似文献   
3.
4.
国内成品油资源与市场分布极不均衡,导致成品油物流运输跨度大、运输方式多、成本高.传统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基于固定流程,通过计量单据、报表进行物流活动的管理.随着GIS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种定位手段、数据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物流管理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步入了成品油智慧物流时代.本文总结了成品油智慧物流的特点,搭建了智慧物流框架体系,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成品油智慧物流系统建设方案与实现情况,突显出了GIS在物流运输可视化与物流空间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岩土钻凿工程》2009,(3):39-39
截至2009年3月22日2时8分,经过管道局穿越分公司参建职工78个口夜的艰苫奋战,长665.7米的成品油管道在DD-580型钻机牵引下,顺利通过滠水河并在河床下20多米深处敷设成功,标志着兰郑长管道滠水河穿越工程胜利完工。此举创造了穿越岩石硬度、双向定位、夯管长度三项国内施工纪录。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2012,(1):31
日前,有媒体报道,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核心思路“基本确定”。新方案调整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缩短调价周期,时间从现行22天减少到10天;二是改进调价操作方式,定价权下放到企业,国家发改委不再审批价格调整。”  相似文献   
7.
西气东输工程浙江段西二线已贯通。西二线省级配套管网项目正在建设当中。甬金衢成品油长输管线二期工程明年开工。新粤浙煤制天然气长输管线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西四线和西六线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评估。“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掀起管线项目建设高潮。管线项目用地有别于其它项目用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目前,我国法律对管线项目用地是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进行管理的,缺乏个案行政规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6,(7):75-76
据负责管道项目的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环城输油管道投资数亿元,由中石化投资兴建。作为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承诺的重点建设项日,该管道的主要功能是将燕山炼化厂生产的高清洁汽柴油和航空煤油输送到六环路沿线各油库和首都机场。管道工程总长为183公里,2005年已经完成通州段(一期)40公里的建设施工。今年计划完成143公里的施工建设,年底达到全线通油。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3-13
史航,男,1958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管道局职工学院管道线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业20年来,先后参加了多个大型管道项目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库尔勒一鄯善输油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苏丹原油外输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兰州-成都-重庆成品油管道工程技术经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副总工程师,广东LNG项目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油严重紧缺。2001年,我国石油(原油和成品油);争进口量达6489.1万吨:2002年.石油净进口量超过8300万吨:2003年石油净进口量达9100万吨:2004年石油净进口量达11000万吨:预计2005年石油净进口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据预测和估算.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15亿~17亿吨.约占我国石油总消费量的50%左右:到2020年.石油进口将占我国石油总消费量的55%~60%,我国将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石油安全方面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