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28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978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2月12日举行的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二期)工程竣工仪式上获悉,从现在起,北京首次实现了以城区为中心的整个平原区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测。随着北京市地勘局承担的预警预报系统(二期)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首都的城市安全又多了一个守护神。  相似文献   
2.
今日资讯     
《今日国土》2008,(10):6-7
北京首次实现地面沉降实时监测从16日北京市地勘局举行的建局5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随着该局承担的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二期)已于9月底全面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7个监测站、114个GPS监测点、100个专门监测点等构成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首都城市安全又多了一个守护神。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23~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及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具体承办的“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该系列国际性专业会议。1会议概况1·1历届会议简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日益突出,且在世界各地日渐普遍,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学术界对地面沉降问题极为重视,1964年,国际水文十年(IHD)即后来的国际水文计划(IHP)将地面沉降问题纳入该组织的研究领域。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父辈就教育导:国家科学技术不强、只能遭受外国欺凌。为了报效祖国,大学里先学航空想造飞机打日本,其实哪有那么简单。学了2年多,没有经济来源,无奈只有放弃“上天”梦想,改为“入地”,学了采矿工程。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只有一个油矿,于是和8位同学商议好,毕业以后,“西出阳关”去玉门。到了那里我们大吃一惊,所有的设备机器全是进口的,还有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唯一奇缺的是青年的学子。于是我们分到了钻井、采油、机械、炼油等部门,勤奋地学习了不少新知识。  相似文献   
5.
灰色系统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地面沉降的研究之中。根据上海地面沉降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GM(1,1)模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映射GM(1,2)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深基坑开挖环境效应的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深基坑开挖的环境效应的控制对策,强调要面向问题进行了降水设计及护坡设计。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5,32(4):19-19
近日召开的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通报会上透露,我国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km^2,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km^2。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田苗壮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6-2024010006
2014年南水进京后,持续开展地下水回补对于遏制和减缓地面沉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地下水回升由此带来的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地面沉降与回弹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深入探讨和研究回补时间、回补量、回补地点与水位及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了解地表形变发生机理和识别主控因素,为后续如何科学回补,发挥最大化水资源回补效益、对地面沉降防治和超采区治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以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区域为例,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 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形变信息,并结合区域分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层沉降变化等多手段进行耦合,查明研究区地表形变与多因素之间的响应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南水持续回补导致区域地面沉降减缓,并在牛栏山地区出现地表抬升,抬升范围也随着水位上升逐渐向中下游扩展,2022年最大回弹速率达46.9 mm/a;地表形变具有明显的受断裂所控制的第四系沉积差异特性,以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和南口—孙河断裂所分割的后沙峪凹陷范围内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地下水位变幅与富水性差异决定水位上升范围与响应变化,而沉积构造作用所造成第四系沉积差异在地下水流向上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结果为地面沉降防控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开展地下水科学回补和方案优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文章对1985~2006年累计地面沉降量及近几年地面沉降速率进行分析和叠加评价,完成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分区图;以人口密度和单位面积GDP为指标进行易损性分析;从每km2水准测量km数和地下水压采量占开采量百分比两方面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在此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将危险性分区图、易损性分区图和防灾减灾能力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完成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区划图,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5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洪涝灾害的地面沉降因素及其长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上海地区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暴雨、黄浦江上游洪水等自然因素,但与人类活动所产生地质环境变化也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地面沉降是使上海市防汛压力不断增大的重要因素。地面沉降使上海市区地面标高严重降低,所形成的地面沉降洼地已改变了区域地貌形态,并使市区河床相对抬高,部分地区已形成了“地上河”。同时,地面沉降直接降低了防汛(洪)设施的防御能力,导致高潮位时河水的漫溢和倒灌,增加了发生管涌管地质灾害的隐患。60年代采取控制措施以来,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其产生的影响是长期、严重的,加大减灾力度,实行综合治理,在有效防治洪涝灾害的同时全面提高地面沉降防治水平是促进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