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与王屋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条—王屋山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形态的分析后,反演出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过程,认为王屋山地区在中条裂谷和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极为有利的成矿条件:①形成多层含矿建造;②通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和成矿空间;③频繁的岩浆活动补充了矿质并提供了成矿热能;④剥离断层系统进一步提供了扩容空间;⑤以活化转移为主要机制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对已形成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进行改造。因此,王屋山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条裂谷的幔柱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条山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三低一高”(低波速、低密度、低黏度及高地热异常)特点,变质核杂岩中赋存有科马堤岩并具“双层”结构,火成岩呈“双峰”状态,变质期的古地温为522~608℃,压力0.3~0.73GPa,地热梯度23℃/km,表明中条山地区为新太古代-元古宙的大陆裂谷—地幔热柱构造.其成矿作用存在着“四代同堂”的成矿模式,成矿期与岩浆侵入期的时差甚小;成矿空间上,大多数矿床沿着裂谷内两组断裂呈X型“对称式”展布,有益元素矿物组合及成矿温度自中心向周围呈有规律降低趋势.由于在新太古代以前,富铜的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促使中条裂谷的地壳加厚,形成丰富的成矿物质场,因为地幔热柱脉动式隆升,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壳的铜质,故成为区域内独特的铜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3.
山西中条群多期变形的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少华 《矿产与地质》1997,11(4):254-258
采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中条山胡—篦铜矿区地质构造,鉴别中条群经历五期构造变形。即层内紧闭褶皱及近水平韧性剪切带、剥离断层(D1)、一系列大型同斜褶皱、翼部伴随断层(D2)、余家山剥离断层(D3)、主褶皱期——短轴褶皱(D4)和区域性伸展构造(D5)的叠加改造,地层的多次强烈构造置换。重新建立了篦子沟组的层序。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条山,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涑水杂岩主要由TTG岩套组成,另有一些表壳岩残体和基性岩墙群。以不整合覆于其上的新太古代绛县群由不成熟的浊积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组成,沉积于类似现代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遭受了低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和强烈的变形。这些建造为原始大陆的组成部分。元古宙伊始,原始大陆破裂而形成原地台。在华北原地台的南缘,堆积了中条群等冒地斜建造,经受了早期从低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和以平卧褶皱为标志的强烈变形,指示收敛的古地热状态和陆壳的缩短,寓意华北原地台同扬子原地台曾经发生过焊接。中元古代开始,华北原地台南缘沿南北方向破裂,产生了以西阳河群大量安山岩喷发为标志的熊耳—汉高拗拉槽。距今1000Ma前,华北原地台逐渐同扬子原地台拼接,形成统一的大陆,接受中新元古代汝阳群、洛南群和震旦系等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5.
中条山区前寒武纪铜矿床地质历史演化及成矿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条山区铜矿床是在中条古裂谷地质构造环境中演化形成的。本文从涑水杂岩期-绛县期-中条期-西阳河期等不同时代地质历史演化,分别探讨了中条山区不同类型铜矿床时空分布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它们早期形成的矿源层受不同时代的层位和岩性控制,但在后期的2000~2100Ma和1800~1900Ma较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对不同类型铜矿床进行了叠加和改造,使铜质进一步富集,最终形成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6.
7.
山西中条群方柱黑云片岩的成因及指相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维兴 《山西地质》1992,7(3):327-336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现代地慢的化学和同位素具有明显的横向及纵向不均一性,且这种不均一性在太古宙就已存在;目前,对于地球化学不均一性起因的争论仍然非常激烈,为此本选定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中条裂谷带进行深入探讨。该裂谷带形成于古元古代,尽管其中的岩石建造生成于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经历了相同的构造、热事件的改造,但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其岩石建造从老到新存在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说明这种地球化学差异性应是对源区地球化学特征的继承,后期的改造并没有对其进行明显的改造,更进一步说明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是对源区不均一性的继承,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起源于初始不均一性。从而表明后期的地质过程对岩石化学组成的影响与其初始组成对其控制作用相比,明显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说到山便会想起石,一重山两重山,山峦叠嶂,一块石两块石,石叠成山。似乎所有的山都不外乎如此,但是把山、石和梅花结合起来便有了另一翻韵味。这里的梅花不是寒冬傲骨的雪梅,它经得住春天的风吹,夏天的日晒,秋日的雨大,冬季的雪飘,依旧挺立在那里,成为独特的风景,它用自己独特的美丽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价值,致富了一方百姓。这是哪里?岂不是梦境中的世界,回眸一看,竟是九曲黄河的拐弯处——垣曲。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端,运城市东北部,地处大陆板块南部,鄂尔多斯地块与河淮地块接触带南端,中条断拱东北端东侧,北靠中条,南濒黄河,三面环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地区出露大量早前寒武纪岩石,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太古代至早元古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绛县群变质陆缘碎屑-火山岩及中条群变质陆缘碎屑-碳酸盐岩建造是该区最主要的地层单元,同时也是一系列铜矿床的赋矿围岩。目前,对于二者的形成时代仍缺乏直接证据。本文通过高精度的二次离子质谱锆石U-Pb定年,厘定了绛县群和中条群中的斜长角闪岩夹层分别形成于~2189Ma和~2086Ma。结合已有同位素资料,我们认为绛县群变质沉积-火山岩系可能形成于ca.2160~2190Ma,而中条群中段的大理岩和黑色片岩系(余元下组和篦子沟组)形成于ca.2059~2086Ma之间。另外,岩石组合和矿化类型指示,中条山地区在ca.2090~2190Ma可能经历了两次裂谷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