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20颗依巴谷(Hipparcos)卫星所观测的碳星作了近红外JHK测光,由近红外观测结果估算了其在K波段的热改正BCK和视热星等mbpl以及有效温度Te,结合依巴谷卫星所得视差,得到其中一些星的绝对热星等Mbol。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类生物气候区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苏平  张文 《气象》1994,20(5):10-15
为研究气温,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对人体冷热感的综合影响,利用有效温度和风冷指数以及我国657个气象站30年的气候资料,做了中国人类生物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我国冬季大致可分为27个生物气候区,夏季一般可分为20个生物气候区。区划结果对旅行,定居,城市建设,事行动等人类活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效温度和风冷指数 ,结合漯河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特点 ,用多因子权重回归方法建立了适合漯河地区的有效温度和风冷指数数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制作出人体舒适度专业预报产品 ,并把人体舒适度与着装量建立关系 ,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1 数学模式夏季模式为tez=1.2 5ta- 0 .5× (ta - 10 ) (1-U) - 0 .5冬季模式为Wz=- 0 .0 44 (10 0V +10 .45 -V)× (33-ta) +33.88其中 ,tez为有效温度 ,Wz 为风冷指数 ,ta 为气温 ,U为相对湿度 ,V为风速。2 专业产品发布为更好服务于人民生活 ,将舒适度等级、有效温度、风冷指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新一代耦合气候模式比较计划全球气候模式的预估模拟结果,采用净有效温度指标,分析《巴黎协定》未来气候情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气候舒适度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研究区整体的热不舒适日数增多,冷不舒适日数减少,且二者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舒适日数的增减则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区域(例如中东欧、西伯利亚和青藏高原)的冷不舒适日数大幅减少,舒适日数略有增加,低纬度温暖区域(例如东南亚和南亚)的热不舒适日数强烈增加,舒适日数明显减少。进一步结合人口分布来看,热不舒适天气的人口暴露度急剧增加,舒适和冷不舒适天气的人口暴露度减少,且前者的增量大大超过后两者的减量,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整体的气候舒适度水平呈下降态势。若在当前气候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减排力度,可以缓解这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统计了SDSS(The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最新发布的DR7(Data Release 7)数据中的CEMP星(Carbon-Enhanced Metal-Poor Stars).分析了样本的温度、光谱型、颜色等物理参量,同时给出了CEMP星在SDSS贫金属星中占的比例约为11%.统计得到SDSS_SSPP(The SEGUE Stellar Parameter Pipeline)发布的CEMP星样本的温度主要集中在6000~9000 K范围内.采用PLSR(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计算样本的温度并给出其光谱型,结果显示与SSPP发布的温度比较没有系统误差,但在温度较高时,随机误差较大,这与SSPP中采用不同方法给出的温度值是一致的.从颜色-颜色图上看,选出的CEMP星主要包含两类星:BHB/BS和F(F Turn-Off),前者温度较高且温度误差相对较大.通过样本在Log(g)-颜色图上的划分,可以区分BHB和BS样本.最后讨论了BHB/BS和F(F Turn-Off)中C元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7.
天气舒适度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黄静 《气象》2001,27(11):47-51
人体舒适度的研究侧重于为人们提供一种服务,使人们能从感性上了解天气,从而有效地指导公众的生活和工作。在对多种舒适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有效温度作为衡量舒适度的主要工具,并对它作了适当的修正。针对广东省中山市的气候特点将平均有效温度划分为9级,近一年的试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当白天平均、最低、最高有效温度以及湿度、风力异常时,应用程序也会输出必要的信息,从而给公众以详细的天气说明。  相似文献   
8.
利用44个自动站的小时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北京地区近15年来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有效温度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风速和有效温度都显著地受到了地形分布的影响,相对湿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差异。研究时段内,北京整体呈变干变暖。区域上,气温与有效温度增幅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平原中心城区,西北和东北部的远郊山区增幅最小,相对湿度降低的程度在区域上较为平均;2)按有效温度的热感受等级划分,北京地区冬季平均热感受属于“寒冷”,年、春季和秋季平均热感受属于“冷”,夏季平均热感受属于“温暖”。春季、夏季和冬季变干变暖明显,秋季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北京地区年平均气候适宜日数在全年中占比41.3%。气候适宜日数变化在区域间差异较大,超过半数站点表现出“气候适宜日数”的减少。由于整体上的变干变暖趋势,导致春季“气候适宜日数”整体在增加,夏季“气候适宜日数”整体在减少。秋季的“气候适宜日数”没有表现出统一的趋势。冬季的热感受主要集中于寒冷日和冷日,“气候适宜日数”很少。  相似文献   
9.
恒星表面有效温度是恒星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是恒星光谱差异的决定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曲面拟合方法,所使用的拟合曲面模型是多项式的指数函数。首先对历史光谱数据进行PCA处理,再根据PCA特征数据与其表面温度的对应关系计算拟合曲面。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2维PCA数据和指数为3次多项式,根为10的指数函数模型所得到的拟合曲面,不仅有效好的拟合精度而且有很好的鲁棒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恒星表面有效温度的自动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莉  李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2008,34(1):72-79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