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5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1467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815篇
地质学   4778篇
海洋学   209篇
天文学   1406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The magnetic-field distribution outside a flat, infinitely conductive unbounded disk in the field of a point magnetic dipole is determined. A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problem of magnetic-field determin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he flow of an ideal incompressible fluid around an infinitely thin disk.  相似文献   
4.
5.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总被引:38,自引:20,他引:18  
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动视为一种连续的地壳变形,利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近期GPS测定的大陆内部及周边地区412个测站速率,反演大陆地区自洽的构造变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模拟结果显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的主要驱动力.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插入青藏高原,造成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和抬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带、拉萨和羌塘地块以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的川滇地区,内部构造活动强烈,其内部的构造变形包含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增厚,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快速缩短和青藏高原东西向的缓慢拉张,大约吸收了印欧板块会聚量的85%,西藏中东地区东西向的拉张速率达到了(16±2.0)mm/a,且顺时针方向扭转明显.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29.7°N, 19.3°E, 0.392°/Ma);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102°±7.4°)南的运动速率是(11±1.54)mm/a,华南块体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62.25°N, 126.56°E, 0.141°/Ma);塔里木地块相对较稳定,其西部运动速度高于东部运动速度,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总体上讲,中国大陆运动方向为北偏东呈辐射状,从西部近南北方向的运动转向东部地区东南方向的运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横穿喜马拉雅构造带及青藏内部的南北向压缩速率为(19±2.0)mm/a,横穿西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13±1.5)mm/a,横穿东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6.0±1.4)mm/a.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6±1.2)mm/a.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