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浙江省钱塘江(含曹娥江)、甬江等5条主要入海河流的基本情况与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的情况以及河口区域管理的主要相关法规和机构.由于海洋管理客体的特殊性,河口区域海洋管理中的涉海主体矛盾不断增多,指出并分析了河口管理中存在的3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河口区域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当前河口区域管理的不甚协调局面是由于历史短暂的海洋专门管理与传统大陆型管理存在脱节造成的.目前,政府对河口区域的管理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理顺依据不一问题,二是做好各部门管理工作的衔接.各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建立以协调为核心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已成为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河口区域中相对有效地解决河海划界的问题,本质上就是解决该区域的陆海分界问题,选择海岸线作为标准较为恰当.当前在河海划界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科学认识河海划界,正确把握海陆分界的实质,才能把河海划界的研究及其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到维护国家权益上,同时从法制型政府建设的角度,站在当地经济社会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全局高度,在法律的框架内更为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河海划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健全陆地与海洋管理的协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康译之  何丹  高鹏  孙志晶 《地理研究》2021,40(1):138-151
本文尝试将海港和内河港的腹地范围演化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运用场强模型划分2001年、2008年和2016年长三角主要海港和内河港口的直接腹地范围,分析其演化特征,总结演化最显著的两大龙头港口——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腹地演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 港口场强分布特征是以三大海港为龙头形成三大高场强集聚区。② 港口直接腹地演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宁波港扩张的腹地范围基本来自上海港收缩的腹地范围。③ 上海港的直接腹地范围不断被宁波港袭夺是因为上海港通过市场主导和行政协调的机制,扩展了沿着长江布局的内河港口群水水中转的间接腹地,而非直接陆地腹地;相反,宁波港主要依靠行政机制和逐渐强化的市场力量,使直接陆地腹地范围逐渐延展到浙江全省。  相似文献   
3.
入海河口河海分界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是河海之间从陆地因素为主向海洋因素为主转化的过渡地区.关于入海河口的河海分界问题,国际上已有法律先例.在法律方面,相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同,对河海界限存在不同认识.在自然科学方面,存在着不同的专业强调不同的划界方法的问题;在管理方面,存在着根据各自认为的管理权限提出的河海界限问题.世界各国的海洋管理实践证明,河口属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区域.研究河海划分的科学问题,目的是为了管理,但管理不仅依赖于自然科学,同样也依赖于社会科学.河口属于"国家所有",无论哪个政府部门都是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利.不管哪个部门,在河口区管理过程中,都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从严管理,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河口管理应该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保全,坚持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管理界线的现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界河海相互关系非常密切.河海交互的河口海域,既不可同于一般典型河流,也不同于一般典型海洋.河口地区有着自身特有的现象和规律,这些特殊的现象和规律,不仅使许多河流研究者痴迷,也使许多海洋学家难以释怀.引发长江口河海划界之事或之争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缘于河口选划海洋倾倒区,确定<海洋环境保护法>在河口区适用的地理范围.1993年财政部、国家海洋局颂布<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上海市出现了执行该规定的适用地理范围问题的不同意见,再次引发长江口河海划界之争.2001年12月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虽然涵盖了长江口,但由于水务和海洋部门在长江口海域使用管理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了上海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推进.2002年1月1日<海域管理法>施行后,长江口河海之争峰烟越燃越旺,直至现在,这一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管理长江口海域的政府部门众多,它们在长江口海域的工作界线不同,对长江口海域的认识也很难统一意见.河口区是河海相互作用的交汇区,很难按照自然属性在河口区划出一条河海分界线,从自然科学研究角度出发也无必要划定一条河海分界线.就海洋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衔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首先是解决河海划界问题的3条基本原则: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重和考虑历史与现状,不纠缠细节,不排斥对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建立海洋与水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以"非排他性原则"作好长江口海域权属管理的职能分工、协同配合与有机衔接.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河海划界问题的3点办法.有关河口海域管理问题,要解决好不同部门管理上的地理范围重叠交叉和法律关系上的职能各有分工、不能相互取代、互相排斥的问题,在管理地理范围有交叉重叠的河口海域时,各自依法履行职责,共同监督管理.有关海岸带滩涂的管理问题,应以海岸线为界,在城市化地区应以一线海堤为界,海岸线或一线海堤以下滩涂的开发利用,纳入海域使用管理;海岸线以上的高滩涂,按地方滩涂管理条例进行管理.有关长江河口区的海域使用管理问题,海洋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法律和各自的职责,共同监督管理,并对管理的具体做法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海交互作用沉积与平原地貌发育*   总被引:3,自引:15,他引:3  
河流是搬运陆源泥沙的主要动力,对相邻的海岸海洋沉积动力有巨大影响。中国河流汇入海洋中的泥沙曾占全球入海泥沙的10 % ,现代中国边缘海大陆架在晚更新世时曾是海岸平原,河-海交互作用是形成海岸平原与浅海输积泥沙的主要因素。本文选择5个不同类型的河流展示其不同的泥沙运动与河口沉积的特性以及对相邻陆架之影响,包括: 1)强潮型动力的鸭绿江河口湾,形成从陆向海与从海向陆的双向水流交汇沉积,海岸形成潮流脊体系。 2)季风波浪为主导动力的滦河口,以泥沙的横向运动为主,形成沙坝环绕的双重海岸,沉积粒径自海向陆减小; 沿岸浪流携运泥沙向河口两侧分布,使沙坝具有沙咀状的复合特点。 3)弱潮型、多沙的黄河口,径流于两侧堆积指状沙咀,沙咀下风侧形成粉砂粘土淤泥湾,沿岸流携运泥沙向渤海湾延伸为淤泥舌。 4)径流与沿岸流组合作用的沉积模式,以长江口为代表,泥沙沿岸向南输运为主导,向海岸与向内陆架构成颗粒变细的带状沉积,外陆架出露残留砂。 5)充填河口湾的三角洲,以珠江为代表,河流分汊与会潮点泥沙堆积,悬移质扩散至湾外,被沿岸流携带沿海岸向SW运移,外陆架为残留砂沉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述河流均受到人为活动的改造影响,河流自然过程与河海交互作用效应均发生改变。本文主要以滦河三角洲为例阐述河-海交互作用与平原的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6.
杜渺  董庆松 《海岸工程》1996,15(2):19-24
分析苏北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射阳河在本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河道淤积,工程老化和水污染严重等现状,以及射阳河蕴藏着的河海联运,水源充足,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潜在优势;阐述了整治和综合开发利用射阳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整治和开发利用的3条总体原则,大体思路及保证顺利实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庆英  杨世伦  朱骏 《地理科学》2003,23(1):112-117
利用长江口南槽1989年12个月的实测地形图和大通站相应的水沙资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技术分析了南槽的地形变化与河流来水来沙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槽水深与大通站各月平均流量、输沙率和含沙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河口冲淤对流域水沙变化有敏感响应;河槽的响应具有1~1.5月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8.
入海河口是河流向海洋过渡的区域,作为海岸带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与复杂性,基于岸线形态的海岸地貌学指标与众多河口参数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影响,而以地形节点作为河-海划界方案具备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河流中心线上某点处,定义河流宽度(B)和沿河流中心线到口门处距离(L)的B=f(L)函数来实现河-海划界的定量划分,并对不同类型河口使用该函数曲线寻找地形节点进行河-海划界。结果表明:沙坝或堵塞型河口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5~0之间;河道状河口及河网状三角洲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5~1.2之间;河口湾型河口的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6~1.5之间;喇叭形三角洲河口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1.3~4.5之间;鸟足状三角洲和扇形三角洲的入海河口段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0.2之间,建议以口门处作为地形节点。应用此方法对我国大陆入海河流进行河-海划界,并进行中国大陆河口岸线长度量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河海交互作用与苏北平原成因*   总被引:3,自引:1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北平原向海侧分布着大冈、上冈两列古贝壳堤以及依此而建的范公堤;西侧有低山丘陵环绕,江淮水系河流汇入平原内侧的湖泊群,发育了伸出型三角洲;兴化、里下河地区是平原的最低洼处。这一系列地貌组合与分布特点,启迪着探究平原的成因。146m深的宝应望直港钻孔,穿透了2.58Ma以来的第四纪地层。沉积相、微体古生物、古地磁测定与沉积层常量元素分析等综合研究,阐明了4次主要的海洋作用沉积环境,尤其是晚更新世3.9~2.6万年前的浅海环境沉积更为显著。河湖相泛滥平原沉积与潮滩浅海沉积交互成层,证实了苏北平原是第四纪时期由河-海交互作用,从古海湾发育堆积成宽大平原。进一步工作需探索相关时期的江-海分布变化及黄河和黄渤海通道与苏北平原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重要入海河口河海界线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海界线不明不仅带来执法难、管理难的问题,也使投资环境趋于恶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海河(江)界线划分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重视河海划界工作,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和专家组,尽快明确重要河(江)口的河(江)海分界线,并建议全国人大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及时将陆海划界和入海河(江)口河(江)海划界成果吸收进去,使我国沿海各地的海域使用管理更具可操作性,以利于我国沿海河口区域的行政管理,保护河口流域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钱塘江口管理和投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钱塘江口为例,依据钱塘江入海河口的类型及特点,既尊重历史,又着眼于未来,从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和稳定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服从和服务于海洋法制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的需要,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探讨了钱塘江口江海分界线的位置和划分的依据,认为以澉浦-西三连线作为钱塘江口江海分界线符合自然特性和历史习惯.钱塘江河海分界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原则也基本适用于其它河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