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eophysical data from Gerlache Strait, Croker Passage, Bismarck Strait and the adjacent continental shelf reveal streamlined subglacial bedforms that were produced at the bed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ce Sheet (APIS)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orientation of these bedforms record the former drainage pattern and flow dynamics of an APIS outlet up‐flow, and feeding into, a palaeo‐ice stream in the Western Bransfield Basin.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ogether, they represent a single ice‐flow system that drained the APIS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The ice‐sheet outlet flowed north/northeastwards through Gerlache Strait and Croker Passage and converged with a second, more easterly ice‐flow tributary on the middle shelf to form the main palaeo‐ice stream. The dominance of drumlins with low elongation ratios suggests that ice‐sheet outlet draining through Gerlache Strait was comparatively slower than the main palaeo‐ice stream in the Western Bransfield Basin, although the low elongation ratios may also partly reflect the lack of sediment. Progressive elongation of drumlins further down‐flow indicates that the ice sheet accelerated through Croker Passage and the western tributary trough, and fed into the main zone of streaming flow in the Western Bransfield Basin. Topography would have exerted a strong control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laeo‐ice stream system but subglacial geology may also have been significant given the transition from crystalline bedrock to sedimentary strata on the inner–mid‐shelf. In the broader context, the APIS was drained by a number of major fast‐flowing outlets through cross‐shelf troughs to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
利用9层15波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研究了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西-中太平洋海温异常数值试验结果最能反映出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早、晚年4~5月份大气环流的差异特征.数值试验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可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减弱(加强);中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主要使得中太平洋上空的洋中槽减弱(加深);东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可造成东太平洋赤道两侧高层环流产生反气旋性(气旋性)变化,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出现东风(西风)异常,西太副高加强(减弱).可见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和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都可以对副高强弱变化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产生影响,只不过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西太平洋正(负)海温异常与中太平洋负(正)海温异常经常是同时出现的,其激发出的与向东传的Kelvin波和向西传的行星波相联系的环流异常为南海季风建立早(晚)提供有利的条件,因而这一海温分布型是影响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季风暴发以后,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升幅由西向东递减,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34以上降低到34以下,混合层均有所发展,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4~5月,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6~7月,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一个超过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相似文献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ssociated with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studied using ECMWF reanalysis data from 1979 to 1993. A criterion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onset is defined by the atmospheric hea…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文中回顾了近 10a来吴国雄等在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东西风交界面的演变证明 ,由于青藏高原的春季加热 ,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盛行偏东风转变为夏季偏西南风最早发生在孟加拉湾东部 ,与其相伴随的激烈对流降水出现在其东面。因此孟加拉湾东部至中印半岛西部是亚洲季风最早爆发的地区。同时也指出盛夏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加热所激发的同相环流嵌套在欧亚大陆尺度的热力环流中 ,从而加强了东亚的夏季风 ,加剧了中西亚的干旱 ;并通过其所激发的波动对夏季东亚的气候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中还比较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伊朗模态和青藏模态性质的异同及其对亚洲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余荣  江志红  马红云 《大气科学》2016,40(3):504-514
本文利用NCAR开发的CAM5.1(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1)模式,针对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下垫面发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群发展可能使得南海夏季风提前1候爆发;机理分析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引起的陆面增温,使得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南北温差提前逆转、中国东部区域海平面气压降低,导致中南半岛到南海地区西南气流加强,中南半岛到南海地区降水增加,而凝结潜热垂直变化强迫出的异常环流,促进了南亚高压的加强及提前北跳,相伴随的高层抽吸作用有助于季风对流的建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减弱东撤,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高低层环流条件,导致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另外,观测结果表明1993年之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日期相对上一个年代明显提前约2候,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时间段的吻合,表明城市下垫面发展可能是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1961~2016年华北雨季监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华北雨季开始早晚的气候特征,然后利用合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大气环流系统和关键区域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56 a来华北雨季开始最早在7月6日,最晚在8月10日,1961~2016年华北雨季开始平均日期是7月18日。华北雨季开始时间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但雨季发生早晚的长期变化趋势不太明显。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东亚夏季风等环流系统的活动关系密切,当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建立偏早偏强,中层西太平洋副高第二次北跳偏早,低层东亚夏季风北进提前时,华北雨季开始偏早,反之华北雨季开始偏晚。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春、夏季热带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关系显著且稳定,当Ni?o3.4指数和热带印度洋全区海表温度一致模态(IOBW)为正值时,贝加尔湖大陆高压偏强,副高偏强偏南,东亚夏季风偏弱,导致华北雨季开始偏晚;当海表温度指数为负值时,则华北雨季开始偏早。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上层环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期间2个强化观测航次(4-5月及6-7)所获温盐深(CTD)资料,利用一个改进逆模式研究了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环流的演变特征。诊断计算表明,在此期间南海环流主要表现为两脊两槽型,即越南以东和菲律宾以西呈反气旋式环流,南海北部和南海中部呈气旋式环流。但对局部区域而言,可以发现在季风爆发前后其环流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上述计算结果亦与等压面上海水密度分布的定性分析结果及同期观测的ADCP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计算所得到的南海上层环流主要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及实测资料大体一致,诊断结果可作为南海上层季风环流演变机制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