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海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96,20(6):34-38
太平洋褶柔鱼是我国近年在黄海开发的重要渔业资源。首先概括了本种柔鱼的基本属性,阐述了资源开发现状,块状分布,种群,渔获量和资源量,对块状分布的形成作了理论分析;最后探讨了黄海柔鱼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东海太平洋褶柔鱼角质颚的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10年9月及2011年5月、9月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采集的139尾(雌性66尾,雄性73尾)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样本的胴长、体重和角质颚各部分的长度数据,分析了东海太平洋褶柔鱼角质颚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太平洋褶柔鱼角质颚上、下颚的喙长(RL)、头盖长(HL)、脊突长(CL)、翼长(WL)、翼宽(WW)等长度差异较大;(2)伴随RL的增长,HL、CL、WL、WW呈现极显著的异速生长特征(P<0.001);(3)各长度指标随胴长、体重的增长呈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4)RL/CL、HL/CL的比值非常稳定,随胴长、体重的变化很小,可作为东海太平洋褶柔鱼角质颚形态特征的稳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4.
水温是影响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2004–2015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渔业数据和其栖息地环境数据,包括1月产卵场(28°~35°N,125°~130°E)和9月索饵场(31°~38°N,128°~132°E)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对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量的影响,对该模型的各项指标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当年的资源量及渔获量主要受索饵场SST影响,而产卵场SST对其当年渔获量影响不显著。由此建议在今后对产卵场SST因子是否对次年的渔获量及资源量产生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渔业管理部门也应根据每年海洋环境状况确定其最大可持续产量,并实时调整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6.
描述了智利外海南极褶柔鱼Todarodes filippovae的形态特征,并参考前人研究资料,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作了初步分析。鉴定认为:该种系柔鱼科、褶柔鱼亚科、褶柔鱼属的南极褶柔鱼;其最北分布可到27°57′S,比原先文献报道的35°S偏北;渔获物的调查期间的胴长为157~366mm,体重为65~960g,性腺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占总样本的71%。同时,还建立了胴长与体重、胴长与角质额喙长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one eye from a Longman's beaked whale Indopacetus pacificus,which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least known extant cetaceans.The whale died shortly after swimming aground on the coast in the Nishikata Beach,Sendai-shi,Kagoshima-ken Prefecture,Japan,on July 26,2002.It was a mature female with body length 6.45 m.This paper documented the bas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 visual organ of the whal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animal.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褶柔鱼为大洋性经济鱼种,具有一年生命周期,其资源变动受气候和海洋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本研究根据日本提供的2003-2012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的渔业统计数据,结合产卵场环境数据以及尼诺指数ONI(定义为Niñ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产卵场海表温度(SST)、叶绿素a(Chl-a)浓度以及适宜产卵面积(SSA)的变动情况及对其资源丰度(CP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产卵场SST、Chl-a浓度和SS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各年CPUE与Chl-a浓度以及SSA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SST相关性不显著(p>0.05)。此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通过驱动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产卵场SSA和关键海域(25°-29°N,122.5°-130.5°E)内的Chl-a空间分布和大小变化,从而改变其资源丰度,但影响作用随各异常事件的强度不同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发生弱强度厄尔尼诺事件时,产卵场SSA较高,Chl-a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资源补充量处于较低水平,CPUE降低;发生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时,产卵场SSA较低,但Chl-a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导致资源补充量增加,CPUE处于上升水平;发生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时,产卵场SSA和Chl-a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资源补充量显著增加,CPUE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产卵场摄食孵化环境和资源丰度变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