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虾幼体期视觉器官的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1994年3-5月,以中国对虾无节幼体6个亚期,蚤状幼体3个亚期,糖虾幼体3个亚期及仔虾各时期的幼体为材料,用日产Olympus万能研究显微镜观察研究各期幼体单眼及复眼的发育。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无节幼体N1-N66个亚期,单眼的两侧均有复眼的原基组织。  相似文献   
2.
西施舌器官的发生和形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叙述采用“直接法”、连续又系统地观察西族舌幼虫至幼贝器官的发生和形成的细微,变的全过程,有全套显微绘图和摄影并详细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雅贝与幼贝的晶杆囊、平衡囊和三对神经节的形成之描述,是国内,外的首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 Eofletcheria minima Lin et Chow 分类位置重新修订,把该生物以动物界珊瑚动物门类中转移到植物界红藻门类里,并定名为 pseudoeofletcheria minima(Lin et Chow)Comb.nov.;同时认为生物化石分类的鉴定质量,对古生态的研究程度所做出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同样古生态学的研究亦有助于重新去思索和确定一些生物化石的分类归属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86年1月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进行了偏振特征的分析,分别找出了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在磁静日期间和磁扰日期间偏振旋转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以及偏振主轴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 根据Pc3地磁脉动的偏振分析,可以了解北京地区Pc3脉动的激发机制,为进一步磁层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土意识论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它主张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应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来审视外来文化,同时反观自身,以取长补短。本土意识论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其强弱与国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它的出现也产生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沦为西方话语霸权的佐证,也可能使中国文化成为另一种霸权文化。  相似文献   
6.
谷氨酰胺对肉仔鸡早期生长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肉仔鸡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进行 2 1d的试验 ,观察了其对肉仔鸡早期生长性能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适宜的谷氨酰胺 ,有利于提高肉仔鸡的体重、日增重、饲料报酬和成活率 ,添加量为 0 .8%时效果最好 ,且谷氨酰胺添加量为 0 .8%时可明显提高 2 1日龄时法氏囊、脾脏、肝脏和胰腺的重量以及法氏囊指数。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中国对虾淋巴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淋巴器官的盲管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内充满着大量的以颗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8.
9.
锯缘青蟹大颚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切片和电镜技术,对锯缘青蟹大颚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大颚器位于大颚肌几丁质腱的后侧基部.腺细胞胞质丰盈,质膜大量内陷和作不同程度的卷绕,内含大量具管状脊的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卵巢成熟时大颚器腺细胞内线粒体增多,少数线粒体形态异样,高尔基体易见,散布的小管状滑面内质网(tSER)少,高度汇合的tSER增多,大小形状不同的空泡数量明显增加,且近质膜分布,质膜内陷和卷绕程度加剧.表明此时锯缘青蟹大颚器的合成与分泌能力增强,其生理功能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offers theoretically informed empirical insights into migrant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mobility and home. Drawing on research into the first-generation children of Polish labour migrants in Scotland,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anings that children attach to home and other specific places. In particular, it focuses on questions of the translocal and social nature of migrant children’s sense of place and construction of home. The spoken narratives, subjective maps and drawings analysed here reflect children’s multiple and intersecting relationships and identifications, with both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and the host country, in addition to how their notion of home is grounded in social attachments. Emphasising the continuing importance of ‘place’ in migrant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everyday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subjective homemaking practices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objectiv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other traditional social indicators in provid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utcomes of migrant settlement.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n emerging translocal identity among some young Polish migrants, whose changing understanding of home incorporates images and emotions from both their locality of origin and their current place of res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