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7篇
  免费   1573篇
  国内免费   2157篇
测绘学   704篇
大气科学   1806篇
地球物理   2165篇
地质学   3829篇
海洋学   2269篇
天文学   161篇
综合类   697篇
自然地理   209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试图通过古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条件、沉积铝土矿及矿区地貌等因素去初步探讨田阳县-那坡县一带堆积铝土矿优质矿石及含矿率分布的规律性.认为沉积铝土矿及地貌因素是控制该地区堆积铝土矿优质矿石及含矿率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震预报计算机专家系统”的思想对大同 -阳高 Ms6 .1地震前每一前兆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计算发震概率 ,利用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熵研究了系统熵值与地震的关系。对华北地区的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熵研究表明 ,在大同 -阳高 Ms6 .1地震前 ,信息熵出现了明显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1951-1990年间地面最高气温和1956-1990年间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的记录,采用韦伯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别对其渐近分布进行拟合.通过统计推断,找出重庆地面最高气温和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遵循的最佳渐近分布--韦伯分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65°  相似文献   
7.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广西早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的碳酸盐台地区发育有两个不同的四射珊瑚群落,此二群落都有其各具特点的珊瑚组合系列。其中,在开阔台地相区的四射珊瑚可划分为9个组合带,而在台地边缘相区则可划分为8个组合带。在早泥盆世早、中期,因岩相分异不明显,四射珊瑚仅可划分为3个组合带。因此证明,四射珊瑚的发展演化与沉积相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The magnitude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Neptunian bodies composed of the Kuiper Belt Objects (KBOs) and Scattered Disk Objects (SDOs) is determined for absolute magnitudes H?7, using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s. This is translated into a corresponding size distribution. This gave a differential size index of q=3.966±0.15 for KBOs and q=3.016±0.32 for SDOs.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two distribu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The KBOs were further split into classical KBOs and Plutinos which had indices of q=4.074±0.18 and q=3.301±0.3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evidence that these are different populations. The classical KBOs were further split and examined for four different semi-major axis range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moderate evidence that the entire sample was not well represented by one index. The distribution indices of the SDO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istributions of short period comets and found to be similar. It is likely that the scattered disk population is the source of the short period com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