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少雄  王军  苏永全  全成干  张纹  郭丰  马梁 《台湾海峡》2001,20(2):224-227,T00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取自厦门火烧屿海水网箱的花尾胡椒鲷人工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同工酶的24个基因座位中,在XDH和GCDH基因座位上发现多态性,其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33%,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的平均数Ne为1.083,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o为0.00556,预期值He为0.00537,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35。与其他鱼类相比较说明了其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种质资源管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花尾胡椒鲷仔稚鱼期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花尾胡椒鲷仔、鱼发育时期不同日龄的三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早期仔鱼已具有一定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比活力在仔稚鱼转变期和稚鱼向幼鱼转变时明显下降,淀粉酶活笥随日 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内源营养向外源营养转换过程中,脂肪酶活笥先升后降,进入于期后比活力迅速再次提升。结果表明,消化酶活笥的变化与他、稚鱼发育过程中开矿变化具相关性。混合营养期结束后。13日 龄仔鱼的三种酶活性均下降,且  相似文献   
3.
花尾胡椒鲷血细胞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尾胡椒鲷血细胞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血涂片中可分辨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与血栓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的比例最高,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在扫描电镜下,红细胞椭圆形,表面光滑,无突起:而各种白细胞为圆形,细胞表面不平,具有各种突起,提示白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还见到红细胞、血栓细胞可在外周血液中通过直接分裂产生。  相似文献   
4.
饵料对花尾胡椒鲷仔稚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6种饵料分别投喂花尾胡椒鲷15日龄的仔鱼,15d后测定其成活率、全长、体重和捕苗操作后1d的死亡率。结果表明,投喂经自制的乳化鱼肝油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或经自制的乳化鱼肝油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加轮虫,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成活率最高(86%~98%),生长快,捕苗操作后的死亡率低(0%~2.7%);投喂轮虫,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成活率也较高(86%~88%),但捕苗操作后的死亡率较高(5.9%~9.1%),而生长最慢;投喂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仔稚鱼成活率最低(68%~78%),捕苗操作后的死亡率最高(48.3%~542%);投喂桡足类或桡足类加轮虫,成活率较高(78%~90%),捕苗操作后未发现死亡,但生长较慢。龙尾胡椒鲷15日龄仔鱼在停止投饵的情况下,4d即全部死亡。可以认为,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是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最佳饵料,桡足类也是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优质饵料。  相似文献   
5.
花尾胡椒鲷的大规模生产性早繁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28日至4月15日于湛江东海岛进行了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cinctus)大规模生产性人工早繁育苗的研究。研究选取网箱养殖的成熟健壮亲鱼,强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LRH-A2,HCG进行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后放在30m3的育苗池中培养15d,再转移到室外高位池中培养。育苗获得平均体长40mm的鱼苗33.3万尾,育苗成活率为12.8%。  相似文献   
6.
PHA体内注射后,按肾细胞直接法和银染法研究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胡椒鲷(Plectorhinchus pictus)染色体核型及Ag-NORs带.两种鱼核型公式均为2n=48,48t,NF=48.胡椒鲷具有1个大的NORs,呈圆球形,位于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花尾胡椒鲷也具有1个较小的NORs,呈2个棒状结构,位于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端部.  相似文献   
7.
花尾胡椒鲷肾脏和脾脏血细胞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长玲  曹伏君  刘楚吾  黎祖福 《热带海洋学报》2002,21(3):7-13,T001,T002
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rs造血器官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花尾胡椒鲷血液、肾脏和脾脏组织涂片的观察,发现肾脏、脾脏内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3个阶段: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由于幼粒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形态变化较大,又可将其幼稚阶段再分为:早幼、中幼、晚幼3个阶段,因此其发育可分为5个阶段;造血母细胞从造血器官释放入外周血有一成熟过程。着重描述了各个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花尾胡椒鲷血细胞发育的过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花尾胡椒鲷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说过,地球的历史记载于地壳中,而生物的历史却记载在染色体上[1],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染色体的组型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因此,染色体组型研究成为细胞遗传学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种质资源的研究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花尾胡椒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的组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