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粘孢子虫病(myxosporadisis)是一种鱼类常见的侵袭性疾病,在所调查过的鱼类中,几乎每一种鱼都可感染,有时同一种鱼可感染多种粘孢子虫,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或组织内都有可能存在几种粘孢子虫。粘孢子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鱼类感染早期难以预防,感染后难以治疗。目前,渔业生产中对于粘孢子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镜检粘孢子虫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南海囊糠虾亚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糠虾亚科Gastrosaccinae 包括的种数并不很多,但有些种数量相当大,是经济鱼虾的天然饵料,在海洋食物链中占较重要的地位。例如黄海的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 Ii 数量很大,普遍发现于底层鱼类胃含物中;此种及其他一些量大的种又可用作养殖鱼虾的饵料。这一亚科迄今已知共7属69种。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8-60年在南海北部所采的底层浮游生物标本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74-81年采自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标本写成,共发现4属12种,其中6种为中国近海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行分离的翘嘴鳜微卫星序列(GenBank登录号:DQ789247-DQ789306)设计并合成20对微卫星引物,对鳜属鱼类4个物种即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和暗鳜共80个个体进行了物种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293个等位基因,大小在80-301bp之间.它们在4个物种中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0%、75%、85%和85%,累积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均达到0.9999,属于高识别力的微卫星遗传标记系统,可以用来进行鳜属鱼类物种的鉴定分析.UPGMA聚类分析表明,翘嘴鳜与暗鳜之间亲缘关系最近,可归属于第Ⅰ类;大眼鳜为第Ⅱ类;斑鳜独自为第Ⅲ类.本研究可为鳜属鱼类的分类及进化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等提供理论支持,为野生原种鳜类遗传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以及鳜类优良的种质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升发 《台湾海峡》1997,16(2):229-232
本文报道芽腺属吸虫一新种,即矶鲈芽腺吸虫,新种LecithocladiumparapristipomatissP.nov.,虫体大小1.24~1.74×0.25~0.45mm;虫卵18~22×9~12μm。  相似文献   
5.
鳜亚科9种鱼类的LDH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种鱼的LDH同工酶表型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同种的个体及性别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根据LDH同工酶表型所得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鉴于9种鱼具有基本相同的相对迁移率,提出鳜亚科的种类可能是单系起源。在暗鳜(Siniperca obscura Nichols,1930);鳜(S.chuatsi Basilew-sky,1855)的晶体里,发现了C基因控制的区带,暗鳜、斑鳜(S.scherzeri Steindachner,1892)及大眼鳜(S.knerni Garmar,1912)的肝组织中酶谱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6.
谭锴  陈晓云  卢立伍  姬书安 《地质学报》2022,96(11):3733-3740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塔拉一带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一件甲龙类不完整头后骨架,其愈合荐骨至少由4枚背荐椎、4枚荐椎组成,最后1对背荐肋中部和远端强烈加宽且显著向后弯曲,游离尾椎10枚,后部尾椎神经棘、前关节突与脉棘明显拉长且包裹后部尾椎椎体,应被归入甲龙亚科Ankylosaurinae的绘龙属Pinacosaurus,但种名暂未确定。阿拉善右旗巴音塔拉也成为绘龙属在内蒙古自治区继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阿拉善左旗“栅栏呼都克”之后的第3个分布地点,扩展了该属化石的地理分布范围,并为阿拉善右旗巴音塔拉与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缀锦蛤亚科(Tapetinae)贝类线粒体DNA序列的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线粒体16S rRNA和COI序列扩增和测序方法,对隶属于缀锦蛤亚科5属7种动物进行了系统学分析.经Clustal x多重比对和PAuP 4.10 软件分析,得到种间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邻接(NJ)系统树.实验数据显示,缀锦蛤亚科为遗传连续的同源类群,其中的浅蛤属(Gomphina)、缀锦蛤属(Tapes)和蛤仔属(Ruditapes)亲缘关系较近,结果与Fischer-Piette等(1971)的缀锦蛤亚科的分类方案基本一致.另外,菲律宾蛤仔R.philippinarum 和杂色蛤仔 R.variegata是蛤仔属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的一个组群,尽管两种贝类有明显的重叠分布区和相近的贝壳形态,但二者间的16S rRNA 和COI序列遗传距离均达到了物种间差别.结果支持庄启谦(2001)有关菲律宾蛤仔与杂色蛤仔的形态分类及分布区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et Val.)]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棣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相似文献   
9.
描记采于贵州省茂兰自然保护区境内一洞穴的中国野鲮亚科(Labeoninae)一新属长臀鲮属Longanalus.sp nov和一个新种大鳍长臀鲮Longanalus macrochirous sp nov。新属以臀鳍分枝鳍条为7根等特征.区别于该亚科所有属;新种以偶鳍发达.胸鳍后伸达到腹鳍基,腹鳍后伸超过臀鳍起点等显著特征命名大鳍长臀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山东莱阳盆地早白垩世莱阳组(K1l3)的扁足蝇科的1个新亚科—中国盗蝇亚科(Sinotestinae subfam.nov.).新亚科以其Sc很长,D很小,短于b1,M1与M2呈叉形等等特征区别于其它两个亚科—扁足蝇亚科(Platypezinae)和小神蝇亚科(Microsaniinae);与此同时,它又兼有上述两个亚科的某些特征;在地史分布上又是早期出现的独特新类群,在分类上应有它本身的位置.文中并将含昆虫化石的地层剖面作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