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8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条尾鲱鲤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梓荣 《台湾海峡》2006,25(2):273-278
根据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春秋两季调查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条尾鲤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1.76kg/h)高于春季(0.08kg/h),春季密集分布于91~100m水深,秋季密集分布于71~80m水深.其群体组成也有季节差异,春季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大于秋季,春季优势体长组为101~110mm,秋季优势体长组为91~100mm,渔获中不足1龄鱼占多数,其资源密度及现存资源量分别为12.02kg/km^2 和880.82t,现存资源量只有原始资源量的54.92%,该鱼种资源已接近衰退状态.文中并讨论合理利用该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问蔚蓝     
《海洋世界》2014,(6):69-69
正问:鱼会放屁吗?答:会。如果将"放屁"定义为气体从肛门出来,那么鱼肯定是会放屁的。实际上,鱼放屁的研究还得过诺贝尔奖——当然是搞笑诺贝尔奖。得奖具体情况为两篇关于鱼排气和气发声的文章获得了2004年搞笑诺贝尔生物奖,连《自然》杂志都进行了报道:首先是鱼排除气泡产生声音的研究,作者为瑞典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他们做了三组实验:1把鱼养在干净的低干扰的容器中,用水中听音器和水下摄影机分别记录声音和图像;2用相似方法记录拖网中困住的鱼;3在飞鱼产卵的海湾中用相似方法记录。  相似文献   
3.
鲱、鲽在卵和卵黄囊期仔鱼发育阶段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产沉(粘)性卵的(Clupea harengus L.)和浮性卵的鲽(Pleuronectes platessa L.)为代表,对这两类海洋鱼类在卵和卵黄囊期仔鱼发育阶段水分、钠、钾、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作了比较研究。实验于1987年春在苏格兰完成。结果发现:1)的含水量在三个阶段有明显增长,受精时从75%—85%,卵发育期从85%—87%,孵化后从85%—90%;通过这一成功变化,最终使仔鱼获得浮性,上升并进入浮游生物水层摄食;鲽卵含水量在这三个阶段均保持在90%—92%,并一直保持相应的浮性,至摄食期。2)两种初孵仔鱼含水量的差别,主要由卵黄囊含水量不同引起,而身体其它部分含水量没有显著种的差别。3)在钠、钾含量上的增长和波动,大致同这三个阶段湿重和含水量的增长和波动一致。4)脂肪和蛋白质对卵和仔鱼的浮性几乎不起作用;两种鱼在卵和卵黄囊期发育阶段,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北海鲱卵黄囊期仔鱼的摄食能力和生长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殷名称 《海洋与湖沼》1991,22(6):554-560
于1986年对大西洋(clupea harengus L.)——北海种群卵黄囊期仔鱼在早期发育和饥饿期的摄食能力和生长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孵化后第6天(饲养水温13.1±0.4℃),仔鱼初次摄食,此时,卵黄容量从初孵时0.182mm~3降至0.020mm~3以下,眼、口、肠管、肛门、胸鳍等器官的功能基本形成,巡游模式建立;孵化后第8天,卵黄耗尽,混合营养期持续仅2天;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第11天进入PNR期,第17天全部死亡。(2)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和摄食强度的变化式型是:开始较低,随即上升,高峰出现在卵黄耗尽后1—2天;此后就逐步下降;记录到的最高初次摄食率约为50%,最高摄食强度每尾仔鱼在4h内平均摄取3—4个轮虫。(3)仔鱼在初孵期的生长率平均为0.233mm/d;进入摄食期后,饥饿仔鱼的生长几乎停止;同期摄食仔鱼的生长率亦下降,为0.130mm/d;摄食仔鱼(N=309)在孵化后30天内的长度(L,全长)和日龄(d)的相关式为:L(mm)=0.180d+7.06。  相似文献   
5.
青岛近海小型鳀鲱鱼类渔业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青岛近海几种Ti鱼类进行了常规生物学测定。研究分析了黄鲫、赤鼻棱Ti、斑Ji、青鳞小沙丁种类的体长组成和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年龄、部分鱼性比及性成熟度等生物学特征,文中还就上述鱼种在地域性渔业上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并对资源保护与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海区太平洋鲱孵化腺及其分泌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淑珍 《海洋与湖沼》1991,22(4):300-303
于1979—1983年以扫描电镜并辅以光镜观察了黄海区太平洋的孵化腺及孵化酶颗粒。观察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期有孵化腺发生。腺细胞的发生始自尾鳍期;初发生分布于头部背面、前额、眼与听囊背缘表皮中,腺细胞较稀疏,随着胚胎的发育,腺细胞逐渐扩展分布于6—7对肌节处的体背表面,以及胚体与卵黄囊交界处;至孵化前期腺细胞分布密集,腺细胞质中充满孵化酶颗粒,9—16颗不等,用硼砂洋红染色呈桃红色。孵化酶颗粒自腺细胞顶部分泌出,它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扫描电镜观察分泌颗粒有两种:早期分泌出的颗粒似花朵状,晚期分泌出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桑椹状;孵化腺为胚胎期的一种单细胞腺体,孵化后2—3d便从表皮中消失。太平洋的孵化,正是由于孵化腺分泌的孵化酶软化了卵膜,从而使胚胎较容易的破膜而出。  相似文献   
7.
鲥鱼体长而侧扁,鳞大而薄。常见个体重1~1.5千克,最大者重3.5~4千克。吻尖,口大,口裂斜而上翘。体背暗绿,腹面银白。鲥鱼是江海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海洋,生殖期溯河而上,在江河中、下游产卵。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鲥鱼丰腴肥硕,合脂量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在分类学上,鲥鱼属形目、科、鲥属。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活动对仔鲱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3年春在苏格兰采用微电量测氧仪测定大西洋仔鱼在封闭式呼吸器内的耗氧量,并以其作代谢率,通过红外光源录象系统同步纪录仔的游泳活动,从而首次实现仔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代谢与活动的相关。同时,还分别测定仔在浅麻醉(静止)和黑暗状态下的耗氧量,仔的实验和饲养温度一致,分为7.3,11.0和12.9℃3个组别。结果表明,仔在常规,静止和黑暗条件下的耗氧量均与体重显著相关,且随温度而提高。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