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立文 《江苏地质》2001,25(2):126-128
20 0 0年是德国伟大的科学探险家和“大陆漂移理论”创立者魏格纳诞辰 12 0周年 (1880— 1930 )。魏氏的“活动论”是地学前所未有的独创 ,从而被人喻为地球科学的“哥白尼”。他对地球科学带来的影响和前景 ,有如爱迪生之于电灯 ,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所以 1980年他诞辰 10 0年时 ,德、瑞、美等国曾联合组织了一次盛大的讨论会 ,并成立魏格纳基金会。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 ,与此同时魏氏的故国1980年在布莱梅建立了以魏格纳名字命名的南极研究所 ,以表示对他的崇敬。地壳运动是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问题 ,它涉及到许多科学…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比较简单的单分量信号和多分量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对比了不同时-频分析方法(STFT、WD、Hilbert时-频谱分析、连续小波分析)的分析精度。结果表明对单分量信号和可以分解为若干单分量信号叠加的多分量信号,Hilbert时-频谱分析精度最好,WD和STFT次之,连续小波变换的精度最差;由于Hilbert时-频谱分析和WD方法要求信号为单分量信号或可以分解为若干单分量的信号,故其不适用于复杂信号的时-频分析;对多分量信号,STFT时-频谱较连续小波时-频谱精度高些。需要指出的是,当使用STFT方法时,取不同的窗参数,STFT的时-频分析精度相差很大,必须使用合适的窗参数,以取得较好的分析效果。此外还对El Centro波的两水平分量和人工合成的地震动进行了时-频分析,虽然STFT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存在矛盾,但它对信号的适应性最强,对复杂信号的时-频分析精度一般可以满足需要,而连续小波变换进行信号的时-频分析时,时-频分辨精度最差,且对于大于30Hz的频率分量,随频率的增加,时-频分析的效果和精度迅速变差,说明小波变换并不适合于做时-频分析,尤其对于高频信号,用连续小波变换得到的时-频谱图看起来很粗糙,而且很难准确解释。进一步对比了真实地震动和人工地震动的时-频分布,认为用胡聿贤教授合成人工地震动的方法合成的地震动在时-频域上的分布和真实地震动相似。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魏格纳的假说过于迷人,也许是敌人的攻击过于激烈,大陆漂移说竟然声名鹊起,魏格纳也成为地学界声名赫赫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4.
一、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一部地理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地理学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尖端科学,这是无数地理学者为之奋斗的结果,是他们坚毅品格的具体体现。他们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不乏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而献身的科学家。如布鲁诺、伽利略、魏格纳;  相似文献   
5.
刘秉翔 《地球》2020,(2):66-71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泊了46亿年,而人类的祖先—智人在距今25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短短的25万年间,人类就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比如,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海洋动物的化石。人们不禁思考:难道我们脚下所处的大地曾经是一片海洋?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地球发生这些巨变的呢?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1880—1930)因感冒在病床上百无聊奈的时候,眼光不经意间落在挂在床头的一幅世界地图上面,他惊讶地发现大西洋两岸--南北美洲的东海岸线和欧洲以及非洲的西海岸线的轮廓几乎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6.
陈丹 《地理教学》2011,(4):60-62
大炮轰鸣,弹片横飞,子弹呼啸而过,大地在战火中呻吟。35岁的德军上尉魏格纳突然被子弹击中,血从他的军服中慢慢散开。昏迷中,他似乎看到那块古大陆正在裂开,向汹涌的大洋中漂移……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死里逃生的科学家魏格纳,奇迹般完成了《海陆的起源》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书写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任何科学理论的建立都并非始于偶然,任何著作问世的背后也都蕴含着作者巨大的艰辛。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动态时程法的计算开销,根据地震时程记录的能量在时间-频率域内主要集中在特定时间段和低频分量中的特点,用离散小波变换,变采样率重构时程记录,以达到在时程计算时减少积分步数,节约计算时间的目的。通过有限元数值实验,表明该法可有效缩短计算时间,同时计算误差不超过5%,在工程范围内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2,(1):93-93
放射性旋回说是年乔利(J.Joly)首先应用已发现的放射性热源来解释大陆漂移的问题。他像魏格纳那样,指出地壳包括有两个层.其上层(或大陆块)是大致为25~35千米厚的轻物质,它漂浮在一个较致密的下  相似文献   
9.
<正>魏格纳是一位勇于实践、热衷探险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形成与研究以及人类对海陆起源的探索做出了伟大贡献。魏格纳,1880年11月1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父亲是福音派新教的一位传教  相似文献   
10.
姚荔 《地理教学》2013,(13):27-30
正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A级。A级是较低层次要求,即本节课内容为一般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和基本地理概念。二、教材分析1.文本内容"海陆的变迁"内容涉及的是地壳运动的问题,由沧海桑田、漂移的大陆、六大板块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