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探讨在大学生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及其构成比,不同模式的传染性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某校227名在校大学生,用酶联免疫试验方法(ELISA)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同时配以相应的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信息。用卡方检验分析乙肝总阳性率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227份血清标本检共出HBV血清标志物171份,总阳性率为75.3%。其中HBsAg阳性率为3.1%,抗-HBs阳性率为72.2%,HBeAg阳性率为1.3%,抗-HBe阳性率为5.3%,抗-HBc阳性率为11.0%,同时组成9种血清学模式。分析发现与乙肝总阳性率有关的因素有: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χ2=16.646,P<0.05),来自农村还是城市(χ2=4.239,P<0.05)。结论调查的大学生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抗-HBs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乙肝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常见的海水鱼类病原菌,有23种血清型,其中O1—O3为主要的致病血清型。我国海水养殖鱼类鳗弧菌的血清型种类尚未明确。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和收集自海水养殖鱼类的31株鳗弧菌临床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16S r RNA基因序列、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的分析,旨在系统了解存在于我国海水养殖环境的鳗弧菌血清学型及耐药特征。首先用API ID32E生化反应鉴定系统对鳗弧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未能将待测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然后测定鳗弧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聚为一簇,与鳗弧菌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相似性99%—100%),据此可将临床菌株鉴定为鳗弧菌。以鳗弧菌O1—O5血清型标准菌株为O抗原制备兔抗血清,采用玻片凝集反应对鳗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属于O1、O2、O3、O5血清型菌株分别有16、5、3、1株,表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存在3种血清型的致病性鳗弧菌,O1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用ATB药敏检测系统检测鳗弧菌对2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菌株对7种抗生素(林可霉素、夫西地酸、甲硝唑、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3种抗生素(红霉素、原始霉素、泰洛星)的耐药率为94.4%(34株),有83%以上的菌株(30株)对12种以上的抗生素产生耐药,表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鳗弧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鳗弧菌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弧菌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依据90年代关于对虾病毒病的资料,就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以及基因组检测技术在WSSV感染检测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