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洋世界》2008,(4):7-7
鳞翅目昆虫(包括蚕蛾和蝴蝶)的发育过程有三个阶段:幼虫、蛹、成虫。在成为蚕蛾和蝴蝶之前,它们将经历由幼虫到蛹的化蛹过程,以及由蛹到成虫的变态过程。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对鳞翅目昆虫在变态过程之后的记忆变化颇有兴趣。变态过程对昆虫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发生变化的不仅是身体形态,还包括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2.
环境蠕变对农业病虫草鼠害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鸿  孙国武 《干旱气象》2004,22(1):69-73
重点讨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农业病虫草鼠害加重和新的病虫草鼠出现也作为一种蠕变现象正在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冲击。其主要表现在农业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地理分布范围扩大、越冬界限北移、农田害虫害鼠发育时间缩短、繁殖代数增加、种群增长率加快、发生提早、危害加重、病毒病增加、新病虫草鼠出现等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虫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我国虫草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最新进展,分别概述了虫草类与分布,寄主昆虫,生态环境,药用价值,液体深层培养及人工驯化培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虫草研究与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陈哲宇 《中国岩溶》2021,40(6):1063-1068
中国的蛹状螺科(Pupinidae)迄今共报道5属,分别为拇指螺属(Pollicaria A.A. Gould, 1856、拟圆口螺属(Pseudopomatias M?llendorff, 1885)、蛹状螺属(Pupina Vignard, 1829)、小蛹螺属(Pupinella Gray, 1850)、象蛹螺属(Rhaphaulus L. Pfeiffer, 1856)和裂唇螺属(Coptocheilus Gould, 1862) ( = Schistoloma Kobelt, 1902)。除拟圆口螺属和裂唇螺属有过详细整理报道外,其他各属物种仍缺乏研究。本文对中国小蛹螺属(Pupinella)进行了分类整理。本属此前共记录3种,即具槽小蛹螺(P. sulcatus),台湾小蛹螺(P. swinhoei)和梅山小蛹螺(P. masuhowaruensis),仅分布于广西和台湾。笔者在整理由华南农业大学田明义教授洞穴考察团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一喀斯特洞穴中采集的陆生贝类时,经鉴定发现小蛹螺属一新种,即田氏小蛹螺(Pupinella tiani sp. nov.),因其壳体具蛹状管、无内沟槽、壳表肋纹明显及壳口窦开放等特征而与本属其他物种区分。根据壳体形态特征,分布于云南的勐仑蛹状螺(Pupina menglunensis) 被转移到本属,并认为Pupinella frednaggsi为其一新异名。此外,还提供了中国小螺属分种检索表。田氏小蛹螺新种 (Pupinella tiani Z.-Y. Chen, sp. nov.)模式标本:正模,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琴棋村一号洞,23°52′19′′N,108°16′02′′E,海拔466 m,2013年12月24日,田明义、刘卫欣、尹昊旻、罗孝竹采集。副模:2个,采集信息同正模。正副模标本均保存于河北大学动物博物馆软体动物馆藏中。测量:正模标本,壳高:11.30 mm,壳宽:4.62 mm,壳口直径:3.80 mm。副模标本(n=2),壳高:11.24~11.38 mm,壳宽:4.50~4.56 mm,壳口直径:3.64~3.82 mm。词源学:本种名源自标本主要采集人田明义教授。描述:贝壳小型,高圆锥形,有6.5个浅色且稍有光泽的螺层。胚螺层约有2.5个,粗糙,边界与下部螺层较难明显区分。主螺层有细而规则的肋纹,肋纹随着螺层的增加而逐渐明显,体螺层上每1 mm有15个肋纹;体螺层的腹侧稍扁平;壳口圆形,平直;唇缘外扩,白瓷色,边缘被一腔襞沟槽和一近壳轴沟槽;腔襞沟槽和壳轴沟槽为半圆形的开放槽,不形成管状。壳轴缺沟槽与基部龙骨相对应,在胼胝处消失。脐孔狭窄。厣形态未知。描别:本种因其开放的沟槽和壳轴沟槽内管阙如而与中国其他物种区分。台湾小蛹螺与本种在尺寸和外形上最相近,但新种可通过其细尖的壳顶和不具双唇结构而于前者区分。详见正文的检索表。附记:本种仅知分布于模式产地。模式标本从洞口土样中分离,同时发现的有微拟沼螺属(Acmella W.T Blanford, 1969)的标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双波长HPLC同时测定参橘草营养强化饮液中5种化合物(腺苷、虫草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橙皮苷)的含量。方法: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260 nm(腺苷、虫草素、橙皮苷)。结果:5种化合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72%、97.93%、98.04%、99.22%、101.69%。结论:该法简单快捷、稳定可靠,准确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参橘草营养强化饮液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对药物引起免疫抑制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蛹虫草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抑制的作用。实验选用天然冬虫夏草为阳性对照。给药方式为每天灌胃 0 .2 g生药水煎剂 ,7d后测定其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由对照组的 13.97%提高到 2 2 .16 %;骨髓细胞的微核数目由对照组的 16 .6×10 -3 降低到 12 .3× 10 -3 ;外周血白细胞由对照组的 70 %提高到 83%。结果证实 :蛹虫草具有明显的拮抗由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的作用 ,与冬虫夏草比较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某些作用明显高于冬虫夏草 ,为蛹虫草的医学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化蛹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化蛹初始、普期、结束的时间及化蛹速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得出玉米螟化蛹需要高温和适宜的降水,低温、水过大均不利于玉米螟的化蛹。  相似文献   
8.
5种海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常温下进行星鳗、蛹、黑鳗、厚头平You和皱唇鲨等五种鱼类的生长实验,得出这5种鱼类摄食巢沙蚕、火枪乌贼、斑Ji(碎块)、带鱼(碎块)和玉筋鱼的生态生长效率波动于3.8 ̄33.6%范围内,平均为16.0%,相对平均日摄食量处于1.6 ̄11.5%之间,另外,对饵料系数、平均日摄食量及平均体重日增长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温度变化统计分析、t检验,得到温度变化直接影响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的早迟,为今后对第一代螟虫发生早迟的预报及防治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虫草菌Y3胞内与胞外多糖的免疫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虫草菌Y3胞内与胞外多糖的免疫药理活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北虫草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血清溶菌酶活力,提高小鼠肝、红细胞SOD活力,并可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目下降。北虫草菌Y3多糖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与溶血空斑实验都有促进作用,提示其对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