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1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食用海藻对肠道菌群及肠道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食用海藻对大鼠盲肠肠道菌群及肠道微环境的影响。大鼠喂食添加紫菜等 9种食用海藻的饲料后 ,均能对其盲肠微生物区系及代谢产物和血清脂质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 ,p H值降低 ;抑制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从而改善肠内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一种具有促进宿主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益生菌。本研究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以仿刺参源肠道分离菌株乳酸乳球菌XP-15为候选益生菌,开展菌株XP-15对仿刺参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以乳酸乳球菌XP-15投喂组为实验组(XP-15组),基础饲料投喂组为对照组(CK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第1—8周,XP-15组的仿刺参肠道内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p.)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至第8周时占比为54.00%,明显高于CK组的7.33%,表明菌株XP-15可较好地在仿刺参肠道内定殖;于第6周取肠道进行免疫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XP-15组仿刺参肠道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等免疫指标显著高于CK组。于第6周采用体腔注射法进行相对免疫保护率实验,计算结果表明,投喂菌株XP-15后仿刺参在塔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比较了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 LYB1)、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W2)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NJ17)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抗病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基础...  相似文献   
4.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给育苗产业造成危害,但目前对健康状态下的菌群结构及其发病后变化仍缺乏认识。本研究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健康和患病丝状体的细菌组成与变化进行比较。测序共产生1.6Gb配对末端序列,获得了第一个高通量的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细菌群落数据集。通过数据分析共识别出7,833种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比对确定为18个细菌门。相对于健康样本,黄斑病丝状体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主坐标分析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UPGMA)聚类均将健康和黄斑病丝状体分成不同的组,且健康组样本间的距离明显小于黄斑病组。上述结果说明,健康贝壳丝状体保持着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而患病后的丝状体则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健康样本和黄斑病样本组间差异显著的细菌属有39个,其中29个在健康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病患组样本。本研究从菌群生态角度分析了健康贝壳丝状体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病后菌群的变化及其对丝状体生长的潜在作用,为丝状体病害的检测和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定向培养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养殖水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早期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波吉卵囊藻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以消毒海水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为实验组,以未接种的为对照组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养殖桶中,养殖20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解剖取肝胰腺和鳃测定抗氧化指标,取肠道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和分析。【结果】1)定培波吉卵囊藻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提高了对虾的肝体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 <0.01),鳃中的谷胱甘肽(GS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有显著升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肠道菌群的Shannon和Chao 1指数显著降低(P <0.05),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 <0.05),有益菌红杆菌科丰度增加,有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超深渊海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了解其所在沉积环境的物质循环特征,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雅浦海沟海参肠道微生物16S rDNA的V3-V4和V4-V5可变区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并与近岸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与养殖刺参比雅浦海沟海参肠道细菌的多样性(辛普森指数和Chao1指数)和丰富度(ACE指数和香农指数)均较低;雅浦海沟海参肠道细菌主要包括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34.1%)、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16.0%)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24.0%),古菌主要由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98.8%)组成;雅浦海沟海参肠道中,化能自养的氨氧化古菌亚硝化侏儒菌属(Nitrosopumilus)相对丰度达95.6%,甲基营养的硝酸盐还原菌(Methylotenera)相对丰度为10.6%;而养殖海参肠道中硫酸盐还原菌(28.1%)和硫氧化菌硫卵形菌属(Sulfurovum,13.7%)的相对丰度较高。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亚硝化侏儒菌与超深渊沉积环境中奇古菌门亲缘关系最近,且遵循氨氧化古菌从陆地到深海进化的理论;雅浦海沟海参和养殖海参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可能反映了超深渊和近海沉积环境中氮循环、硫循环特征。本研究可以为揭示超深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生命演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探讨薯蓣粥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wistar大鼠,使用腹部注射STZ、Zea Longa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粥组;另取一组为假手术组(不做尼龙单丝插入,其余造模过程均相同)。模型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l灌胃,薯蓣粥组以薯蓣粥5 ml灌胃,共4周。干预后每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血糖、血脂4项[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脂联素(ADNP)、SCFAs水平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物种丰度。结果:TG、TC、LDL-C、HDL-C、ADNP、SCFAs各指标,假手术组、薯蓣粥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第3、4周薯蓣粥组与模型组FB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OUTs数量、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均低于假手术组,但Chaol指数、Shannou指数均高于薯蓣粥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薯蓣粥组中,Clostridiales、Ruminococcaceae、Prevotella、LachnosPiraceae等能够促进SCFAs产生的菌属较模型组增多。结论:薯蓣粥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增加SCFAs,从而改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大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以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日粮饲喂,试验W1组饲喂冰鲜鱼,试验W2组饲喂畜禽内脏。12周后,取肠道内容物,利用16S rDNA技术研究投喂不同饲粮的乌鳢肠道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微生物多样性,分别获得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细菌有效序列51124和39298条。结果分析表明;W1组和W2组物种注释(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分别为2631和4114条,分类地位明确的细菌种类分别隶属5个属和49个属,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细菌种类差异很大。W1组乌鳢肠道细菌的优势类群是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鲸蜡菌属(Cetobacterium);W2组乌鳢肠道细菌的优势类群是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Spartobacteria、甲基副球菌属(Methyloparacoccus)、杆菌属(Alsobacter)、Saccharibact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W2组乌鳢肠道细菌香农指数高于W1组乌鳢肠道细菌,表明前者肠道细菌多样性大于后者。本实验揭示了畜禽内脏饲喂乌鳢肠道细菌的群落种类多样性、OTU丰富度和物种总数均高于冰鲜鱼饲喂乌鳢;W1组肠道有益菌OTU丰富度大于W2组,且W2组还存在一些潜在致病菌。本研究为乌鳢的健康养殖和后续肠道微生物资源的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5.07±0.02)g的松浦镜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实验组在低磷(NaH_2PO_3质量分数1.5%)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5%、1.0%和2.0%的谷氨酸(Glu),分别为G0、G0.5、G1.0、G2.0组,同时以正常磷饲料(2.0%NaH2PO3)为对照(C组),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G1组前肠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G1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G0.5和G2组,C和G1组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C和G1组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各组间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和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G0组,且前肠的皱襞高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C组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G2组前肠的绒毛宽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绒毛宽度显著低于C组(P0.05);中肠和后肠的绒毛宽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基层厚度与C组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中肠和后肠的基层厚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Glu组的前肠绒毛高度及密度均显著增加,且排列整齐。【结论】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并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被认为是打开中医奥秘之门的钥匙,备受中医药学者关注,与机体物质代谢和免疫关系密切。胃气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的强弱决定人体的健康及疾病发生发展与预后。胃气学说与肠道微生态理论都是以解剖学的胃肠道为基础,其实质是整体观念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的体现,均参与物质的代谢、机体的防御,与舌苔的形成和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