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435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本文介绍海浪非线性性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在各种背景下具有不同非线性强度的风浪波面记录,通过波面统计分析,并与非线性波面理论分布比较,揭示了海浪非线性性的外观特征及其随风速、风区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2年12月(冬季)和1993年7月(夏季)对大鹏澳海域24h定点连续观测和夏季大面调查,统计了该海域各种形态磷的变化范围和平均含量;计算了各种形态磷分别占总磷(TP)和总溶解磷(TDP)的百分比;讨论了各种形态磷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影响TP和TDP分布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长江河口羽状锋溶解态无机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88年8月在长江河口的实测资料探讨了溶解态无机氮、磷在羽状锋区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⑴溶解态无机氮、磷的浓度在锋面和盐跃层出现明显的跃变;⑵在10-25m水深处NO2^-和NH4^ 的浓度出现峰值;⑶垂向环流可把底层海水中再生的NO3^-和PO4^3-输送到上层,以供浮游植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李炎  G.W.Berger 《海洋科学》1992,16(4):66-68
利用颗粒态放射性核素携带的颗粒物历经过程信息,我们提出用泥沙扩散方程和颗粒态放射性核素扩散方程联解底部边界层颗粒态物质迁移参数的方法。分析实例的样品取自荷兰Waden Sea南部Balgzand潮滩(砂坪)和Mok湾潮滩(泥坪)的两个站位(BG1和Mok2)。示踪核素为~(234)Th,~(210)Pb和~(137)Cs,其放射性比度由r能谱测出。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三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潮流场进行了计算,对长江口潮流流态在一个潮周期内逐时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江口南支盐水倒灌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较好地重演长江口潮流场,可以用于大型复杂河口工程实际中的潮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1991年8月~lO月和1992年3月.分别在台湾西部沿海的香山养殖区采集牡蛎以及附近河川溶解态、悬浮态底泥样品进行金属元素的分析,发现牡蛎和溶解态、悬浮态中的铜锌比值一致,显示牡蛎内重金属的累积量和生长环境中金属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9810号台风期间厦门近岸海域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8年10号台风期间及台风解除后一周内,对九龙江口和西海域表层水中总磷(T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有机磷(DOP)、颗粒态磷(PP)、颗粒态无机磷(PIP)和颗粒态有机磷(POP)进行了为期9d(10月26日至11月3日)的现场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讨论了台风对上述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的影响,认为台风伴随的增水、入海径流量的骤增和底质再悬浮的加剧导致表层水体中各形态磷含量的短期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和小麦籽实中Cu含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单项污染指数Pi的平均值为0.473,说明研究区小麦籽实未受Cu的污染。Cu的状况良好。进一步讨论了土壤中Cu的含量与小麦籽实中Cu含量间的关系。认为小麦籽实中Cu的积累与土壤中的总Cu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的有效态Cu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将土壤有效态Cu作为土壤Cu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并建立了小麦籽实Cu与土壤有效Cu的响应关系模型,确定了土壤中有效Cu的安全界限值。  相似文献   
10.
滇西沘江流域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测定流经兰坪金顸铅锌矿区的沘江水体中Pb、Zn、Cd、As的含量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沘江水遭到了Cd污染,底泥已经成为重金属元素的蓄积库,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级)衡量,Pb、Zn、Cd和舡分别超标3.4倍、15.8倍、106倍和2.6倍。沘江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峰值在矿山附近的下游,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峰值在矿山下游30-50km的地方,矿业活动、水流变缓、pH等水体环境条件的变化都能影响水和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底泥中的Pb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Zn和Cd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As以残渣态为主。Pb、Cd、Zn三种元素的环境有效态含量比较高,对沘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