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使用块体混合层模式对一个固定海洋观测站所测的上层海洋之物理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了难以重复观测到的许多物理特征。文章提出了水块混合层模式,着重模拟了扩展湾流体系(EGSS)中的一个水块,在它被海流从佛罗里达海峡(24°N,80°W)带到挪威海(68°N,10°E)的过程中,其物理特性(其中包括温度、盐度、混合层深度和夹卷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所观测的物理特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2.
提问蔚蓝     
《海洋世界》2014,(7):79-79
<正>1.下列有关2010年海地地震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经济落后抗震救灾能力有限B.地形多山、震中附近人口稀少,人员伤亡少C.海岛交通便利利于救援D.气温高不易疫病发生和传播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什么?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B.台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C.越往台风中心风力越强D.台风能引起海啸和风暴潮3.瓦萨沉船博物馆是众多博物馆中一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它是专为展览一艘从海底打捞上来的  相似文献   
3.
刘建斌  张永刚  张旭 《海洋通报》2015,34(5):560-567
基于 W OA13数据可以较好的表现海洋锋强度的变化特征这一特点,选用分辨率为 1/ 4毅的 1955-2012年 58年季节平 均数据分析了湾流锋轴线上温度、盐度绝对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的变化的强弱规律、温、盐关系,并运用 BELLHOP 模型对锋区声场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湾流锋轴线水平位置及其强度随着深度变化比较明显,在锋轴线上温、盐强度的 正相关性显著,锋区内声道的形成与季节以及声源深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球海洋—大气快速耦合模式(Fast Ocean-Atmosphere Model,FOAM),采用模式中的初值方法,研究了湾流区海温再现过程及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FOAM模式很好地模拟了北大西洋湾流区的海温"再现"过程,模式中海面热通量异常与SST异常表现出不同步的响应特征。海面热通量异常在初冬季节达到最大值,而SST异常滞后,在冬季晚期达到最大值,从而在初冬和晚冬对北半球大气环流造成不同的影响。初冬季节北半球大气环流主要受海洋热通量异常的强迫,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上空呈现相当正压的异常低压槽响应,北极地区为异常高压脊,类似北极涛动的负位相,可能造成欧洲南部和北非大陆气温偏高,亚洲大陆气温偏低。而晚冬季节北半球大气环流主要受SST异常的驱动,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上空表现为相当正压的异常高压脊响应,北极地区为异常低压槽,类似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可能造成欧洲南部和北非大陆气温偏低,亚洲大陆气温偏高,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偏多30%左右。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异常由北大西洋湾流区海洋热通量和SST异常强迫下游大气环流所激发,进一步通过Rossby驻波的能量频散东传至北太平洋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在美国成功地进行了水下滑翔机“浪花”的试航。“浪花”是小型(长2m)的水下自动装置,它首次穿过了湾流。9月份“浪花”在美国东海岸某处被发射人海,11月在百慕大群岛以北发现了它。这样,该装置航行超过1000km,其速度为25~35cm/S。  相似文献   
6.
赵松龄 《海洋科学》2016,40(6):72-76
为扩大对中国东部存在低海拔古冰川遗迹的认识,作者参加了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地形学研讨会,于2015年9月2日到达台北。地质旅行的第一天参观了野柳地区的微地貌。经实地考察,作者确认野柳微地貌属于低海拔冰川成因。成群的圆形洼坑,就是大陆上常见的冰臼。野柳冰臼群的发现,表明中国台湾北部和中国大陆一样,最后冰期时期,曾发育低海拔冰川,留下了广为分布的古冰川活动遗迹。  相似文献   
7.
武文 《海洋世界》2004,(6):25-26
海洋中的暖流所蕴藏的巨大热能和对气候的影响,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主要的是湾流与黑潮。  相似文献   
8.
两个西边界流延伸体区域中尺度涡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黑潮和湾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典型的两支西边界流,黑潮延伸体(Kuroshio Extention,KE)和湾流延伸体(Gulf Stream Extention,GSE)区域中尺度涡活动十分活跃。本文综合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和Argo浮标资料,对KE和GSE区域中尺度涡的表层特征及其对温盐影响进行了统计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潮和湾流主轴附近为涡旋频率的高值区,主轴南北两侧分别以气旋涡和反气旋涡数量占多,主轴附近的涡旋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区域;两个区域的涡旋以西向移动为主,气旋涡和反气旋涡都具有向南(赤道)偏离的趋势;两个区域的涡旋数量都以夏、秋季较多,涡旋强度都在春、夏季较大,且GSE区域涡旋强度明显大于KE区域;气旋涡(反气旋涡)引起内部明显的温度负(正)异常,KE区域气旋涡(反气旋涡)内部呈"负-正"("正-负")上下层相反的盐度异常分布,GSE区域气旋涡(反气旋涡)在各层呈现较为一致的盐度负(正)异常;两个区域中尺度涡对温盐场的平均影响深度可达1 000×104 Pa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发布的客观分析海气通量项目数据集及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Ishii次表层温盐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小扰动展开、线性回归、海水热力学方程2010等方法,主要研究在增温停滞背景(1979~2000年,升温阶段;2001~2013年,停滞阶段)下,北半球两支西边界流区域即黑潮及其延伸区域(简称黑潮区域)和墨西哥湾流区域(简称湾流区域)海表潜热通量的年代际趋势转变和影响因子,以及内部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两支西边界流在增温停滞背景下都发生了年代际尺度的趋势反转,而反转的时间节点以及前后的反转趋势都不相同:黑潮区域潜热通量年代际趋势于2001年左右由正转负;而湾流区域潜热通量年代际趋势于1993年左右由负转正。其影响因子在前后阶段也有不同:通过影响海表饱和比湿进而影响海气比湿差,海表温度是影响黑潮区域全时间段以及湾流区域1993~2013年时间段潜热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风速通过直接的影响以及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也会对潜热通量变化产生间接影响,主要在湾流区域的1979~1992年时间段体现。黑潮及湾流区域0~1000 m海水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同样存在差异:黑潮区域表层热含量年代际变化同混合层一致;湾流区域表层热含量年代际变化同深层相异,而表层以下的变化较为一致;两个区域的深层热含量变化都体现了增温停滞的现象,黑潮区域可能存在下层至上层的影响;而湾流区域可能存在上层至下层的影响。黑潮与湾流区域表面的差异可以归结为海洋与大气因素的影响差异,而内部热含量年代际变化的垂直差异可能归结为两区域的结构差异。增温停滞对两区域的变化影响显著,而区域的变化可能存在对增温停滞的反馈。  相似文献   
10.
湾流区涡旋对海洋垂向混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rgo高分辨率温盐数据和海面高度异常(SLA)数据对湾流区中尺度涡内外的混合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情况下300~540 m深度处反气旋涡内的混合率明显高于背景场,平均值量级达到4.0×10-5 m2 s-1,而涡外和气旋涡内平均混合率分别为1.6×10-5和0.8×10-5m2 s-1.反气旋涡内混合率量级在10-4 m2 s-1以上的概率达到29%,而涡外和气旋涡内情况下达到10-4 m2 s-1以上的概率仅为12%和5%.540~900 m深度上,涡内外的平均混合率量级一致.38个反气旋涡中有24个出现涡内部混合增强的现象,其中22个涡内剖面在观测时间前局地有大风过程存在或持续,混合情况与风应力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反气旋涡利于风生近惯性能量的下传.12个反气旋涡内剖面在540 m以下部分仍存在Thorpe尺度在5 m以上的水体翻转,甚至有3个达到了20 m以上,说明强混合现象在某些区域540 m以下的较深层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