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NMFS)东南渔业科学中心巴拿马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于1992年3月开始估算美国南大西洋沿岸鲨鱼刺网渔业的海洋哺乳动物副渔获。研究了2种鲨鱼刺网:定置刺网和流刺网。  相似文献   
2.
厦门东海域流刺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厦门东海域的流刺网渔获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采样分析.总共获得鱼类67种,隶属于14目40科50属.以鲈形目种类最多,共计29种,占总数的43.3%.主要的优势种有:皮氏叫姑鱼、黄鳍鲷、杜氏棱鳀、棱鮻、中华海鲶、斑鰶、黄斑鲾和褐蓝子鱼等.渔获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的月更替率比较高,与海洋表层水温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流刺网,简称流网,是一种长带型网具,渔民在作业时将其垂直放置于水中,截断鱼类的洄游通道,使鱼刺挂于网内或缠络于网衣上,以达到捕捞的目的。流网在深水底层用得较少,大多放流于海洋上层。在上层流网中,鲑鳟鱼流网网衣的目大为11 cm~13 cm,鱿鱼流网的目大为8 cm~12 cm,金枪鱼流网的目大为17 cm~22 cm。这类网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渔获品种大,价格高,因此成为渔民最常用的渔具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助渔导航机械仪器的进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许多从事延绳钓作业的渔民纷纷改用流网到公海捕鱼。太平洋上的大型…  相似文献   
4.
大亚湾春秋季鱼类种类组成及年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和9月对大亚湾海域通过拖网和流刺网捕获的鱼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出现18目76科135属200种鱼类,其中软骨鱼纲4目5科5属6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3.0%;硬骨鱼纲14目71科130属194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97.0%.根据其适温类型可分为暖水性种、暖温性种和冷温性种,其中暖水性鱼类有183种,占总种数的91.5%;暖温性鱼类有16种,占总种数的8.0%;冷温性鱼类仅有1种,占总种数的0.5%.渔获物中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占多数,其中,底层鱼类共有74种,占总种数的37.0%;近底层鱼类共有68种,占总种数的34.0%;中上层鱼类共有45种,占总种数的22.5%;岩礁鱼类有13种,占总种数的6.5%.大亚湾鱼类的年龄普遍偏低,以1 a龄鱼为主.与相邻海区鱼类区系特征比较,大亚湾海域具有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性海湾的鱼类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夏季黄海南部沿海表层流刺网渔获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银鲳和小黄鱼流刺网网目选择性试验,对夏季黄海南部沿海三层表层流刺网渔获物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总共鉴定出渔获品种25种,其中优势种为梭子蟹(Portunus triuberbuculatus)、灰鲳(Stomateoidesnozawae Ishikawa)和银鲳(Stromatecoides argenteus),分别占总渔获量的59.2%,21.5%和11%,灰鲳体长分布范围为17~30 cm,优势体长范围为21~24 cm,占71.6%;银鲳体长分布范围为13~23 cm,优势体长范围为15~21 cm,占95.8%.数据分析表明,三重流刺网作业网具选择性较差,渔具兼捕种类多,捕获量大,占总渔获量的66.5%;渔获的灰鲳和银鲳处于生长型捕捞期,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适当改良渔具,避免对其资源造成过度破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