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8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的大陆架划界中,划界区内海沟或海槽的存在常常是使双方划界谈判复杂化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法、双方协议和条约以及国际法院对大陆架案的判决三个方面的讨论,从而得出海沟或海槽在地的南、地貌特征明显时是一个适当的大陆架分界线。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十年来南沙考察资料,从维护领域主权、海洋权益与划界的需要出发,着重分析和讨论南沙群岛海区,包括岛礁区、深海区和边海区的生物环境与生物资源特点;提出重点划界海区和维护我国南沙海洋权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贾宇 《海洋信息》2002,(4):28-29,21
作者随代表团赴德国、荷兰和英国访问,实地考察了国际法院、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以及英国的DJFREEMAN律师事务所。本文对上述机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司法判例和国际海洋法看中日海洋区域的划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洋划界争端应在有关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中、日两国的海洋介应该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找到适合两国情况的比较公平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已经成为海洋法领域新的热点问题。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定,不仅关系到沿海国的主权权利,同样与各国的经济利益相联系。深海中丰富的矿藏,对于沿海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上要求1999年5月6日之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生效的国家,在2009年5月6日之前必须完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5月“春晓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方面以所谓国际法依据和“吸管效应”指责中方侵害其海洋权益,导致中日东海划界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日方主张所谓“中间线”方案,并以所谓“中间线原则是强制性原则”和“专属经济区制度已取代大陆架制度”的论点作为支持其方案的重要国际法依据。文章从国际法的两个渊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入手,推翻了日方的这两个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波罗的海海域的自然地理状况、海洋划界的历史沿革以及海洋划界的进展情况,分析了波罗的海划界的具体内涵以及经验,指出海洋划界运用单一海洋边界划出有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以期对世界其他海域划界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一个特定的水域是河是海?在珠江口不单是一个自然属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行政管辖问题.本文作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分析方法,从地理生态功能的自然基础、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础、行政权力确定的法理基础等几方面分析得出了形成河海联管机制的合理意义和客观趋势,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并就建立这一机制提出了初步的制度设计以及进入操作的政策建议.对全国沿海的河口地区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海洋法和国家划界实践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介绍两国关于大陆架定义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坚持的划界原则.文章提出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自然延伸原则和相关情况原则,协商谈判,通过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来解决当前东海大陆架争端.  相似文献   
10.
海域勘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林 《台湾海峡》2009,28(3):432-436
制订划界方案是海域勘界工作的核心工作,包括资料分析、初拟划界草案、草案协调和协商等阶段.大多数海域界线需要分段划分.勘界实践表明,不同界线及其不同区段的界线必须运用不同的划界技术,如垂直岸线法、水道(航道)中心线法、协议线法、习惯线法、中点连线法、用海界线法及岛礁中间线法等.草案协调是勘界工作的难点,必须采取背靠背协调、面对面协商及反复沟通等方法,促成双方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