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海洋学   14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uberculatus(Miers)俗称白蟹,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等海域。它是一种大型海产经济蟹类,食用价值高、生长快,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陆续对其在形态、习性、繁殖、发育、生长、种群、生理、成分和养殖技术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梭子蟹同工酶的研究罕见报道。笔者以三疣梭子蟹发育早期幼体为材料,进行了4种同工酶谱研究,以期为三疣梭子蟹的发育生物学、遗传学以及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0年笔者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利用1450m^3水进行梭子蟹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生产,共出Ⅱ-Ⅲ期幼蟹512.7万只,创造了出苗量为3500只/m^3,总产值为15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对幼体培育的密度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从Z1至M期幼体培育密度10-15万/m^3为宜,M期以后密度以0.8-1.5万/m^3为宜。  相似文献   
3.
远海梭子蟹渔业生物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南岛北部湾远海梭子蟹进行了生物学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周年雌雄性比约1:1。当年生蟹的交配期在8-10月,越年蟹在6-8月。初次性成熟的甲宽为75mm,体重48g。大量性成熟甲宽100-120mm,体重70-100g。此外生殖期较长,且周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其群体甲宽优势组为110-150mm,体重优势组在60-150g。  相似文献   
4.
5.
三疣梭子蟹消化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开发研制配合饲料,以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pH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中肠腺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及消化酶(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羧肽酶B、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在胃、中肠腺、肠道中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55℃,65℃;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最适pH分别为7~8,7.5,4.8;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在短时间内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及很广的酸碱稳定性范围。蛋白酶、胰蛋白酶、羧肽酶A、羧肽酶B活性均以中肠腺最高,胃和肠道中没有测出胰凝乳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在胃、中肠腺、肠道中差别不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在胃和肠道高于中肠腺。  相似文献   
6.
三疣梭子蟹增养殖技术(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浦东 《海洋科学》1996,20(2):36-36
  相似文献   
7.
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太武 《海洋与湖沼》1996,27(5):471-475
于1989年9月-1990年8月,用电镜研究浙江舟山出产的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的肝脏主要由4种细胞构成;B细胞,大,长柱状,胞质中有许多液泡,粗面内质网发达;R细胞和F细胞,两者相似,均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脂滴、线粒体等结构,但R细胞脂滴数量多,体积大,F细胞的核糖体数量超过R细胞2;E细胞,多边形,核大而圆,粗面内质网少,线粒体小而狭长。  相似文献   
8.
1、东方对虾的脑神经节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二对触角脑神经,一对视神经和一对皮肤神经。2、东方对虾的食道下神经节由五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五对附肢神经。3、东方对虾的腹神经链共有十一对神经节,其中除第五对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并发出两对附肢神经外,余者各自发出一对附肢神经。4、东方对虾的胸动脉孔位手腹神经链的第四与第五对神经节之间的神经干上.5、三疣梭子蟹脑神经节结构与东方对虾相似。6、三疣梭子蟹的胸神经团由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链的所有神经节合并组成,所有口部、胸部、及腹部附肢神经,均由它发出。7、十足目动物腹神经链的演化,表现在神经节的不断合并上。其趋向是:首先胸部神经节逐渐与食道下神经节合并,形成胸神经团,其次腹部神经节逐渐前移并与胸神经团合并,最后食道下神经节与腹神经链所有神经节合并,形成完整神经团。  相似文献   
9.
三疣梭子蟹雌雄隔离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93亩池塘中开展三疣梭子蟹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对比试验。其中雌雄分养面积93亩,亩产商品蟹182公斤,平均壳宽12.6厘米,平均个体重230.1克,成活率40.2%。与雌雄混养相比,亩产量提高了53.6%,成活率提高了1.51倍。专家鉴定认为,梭子蟹雌雄分养,方式新颖,效果明显,技术水平属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