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97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激光扫描数据组拼接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不同精度的扫描数据组的拼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不同精度的数据组的拼接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向全时段查询的移动对象时空数据模型研究,基于非量测相机的复杂物体三维重建,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数据分层迭代选权滤波方法及其质量评价,基于GIS的地震滑危险性的模糊评价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的车辆组合导航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规划局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经过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对中心城区、外环线周围和海河中游段1200平方公里地区,开展了机载激光雷达测绘试验,获取了航测范围全面准确的三维城市虚拟场景,展现了城市的地表、地貌现状、空间关系、建筑色彩和整体布局,试验圆满成功,研究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城市快速建模软件,形成了成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技术在多等级三维空间信息的实时获取方面产生了重大突破。最近几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机载激光扫描测高系统能够快速地获取精确的高分辨率的数字地面模型以及地面物体的三维坐标,进而获取地表物体的垂直结构形态,同时配合地物的视频或红外成像结果,增强了对地物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及测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需求。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技术的发展为获取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OTF动态差分GPS技术设计并开发成功的高精度机载测图和纵断面测图系统(FLI-MAP)或称为快速激光成像测图和纵断面测图系统,现已经过测试投入使用。它集成了亚分米级的定位系统、摄像系统及无反射镜的扫描激光测距系统,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航空测图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至5月,在汉中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机载GPS载波相位测量的航摄飞行试验。采用的软件是为完善Trimble公司的TRIMVECPlus动态数据处理软件而开发的一些软件。精细地解算了每一摄站的三维坐标,算出了飞机的三维飞行速度及飞行航迹,对机载GPS定位精度和数据质量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7.
机载激光扫描测量原理及其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发展现状,并结合笔者开展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研究与试验所掌握的资料与讨数据,讨论了扫描测量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及主要技术,分析了在我国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现有条件和广阔剪影,探讨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潜力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侯方国  刘欣  任秀波 《测绘通报》2022,(11):128-131
本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项目为依托,利用飞马D200无人机实现了倾斜摄影和LiDAR技术的融合监测,通过三维模型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点云处理、方格网计算、精度评定等步骤,验证了倾斜摄影和机载LiDAR协同监测方式可以满足1∶500地形图和方格网测量的精度,对后期无人机测绘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机载激光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精度,需对ALB原始测深偏差进行修正。通过顾及ALB测深偏差诸影响参数,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利用实测样本数据训练获得ALB神经网络偏差模型,然后基于神经网络偏差模型对ALB原始测深数据进行修正。结果表明ALB原始测深偏差较大,需进行修正。传统线性偏差模型和本文神经网络模型均能有效修正ALB测深偏差。相比线性偏差模型,神经网络偏差模型具有更高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基于神经网络的ALB偏差建模方法能有效提高ALB测深精度。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后农田和森林植被恢复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旦  张淼  于名召  曾源  吴炳方 《遥感学报》2014,18(4):958-970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评估5年来灾区农田和森林植被的恢复情况,利用逐年机载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星载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开展了灾区农林植被恢复状况监测。在农田恢复监测方面,结合2008年地震发生后以及2013年5月中旬的机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的方式对汶川地震中受损农田的恢复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同时利用GVG(GPS、Video和GIS)农情采样系统的作物种植成数调查结果,分析了灾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灾区1592 ha受损农田,5年后仅有约17.5%得到了恢复和耕种使用。就耕地利用强度而言,重灾区耕地利用率较高,作物种植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在森林恢复状况监测方面,对典型区(岷江干旱河谷区和盆周山地区的3个重点区域)采用目视解译方式识别出森林变化,并结合大区域尺度规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变化分析,对整个灾区的森林损毁和恢复情况做出评价。监测结果显示,汶川县、什邡市和绵竹市的森林植被恢复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一些坡度较大的损毁区、次生灾害频发区的森林尚未恢复,大区域尺度的统计结果显示,地震重灾区的46381 ha重度损毁森林植被和177025 ha中度损毁森林植被区域,完全恢复的区域占13.52%和25.84%,部分恢复的区域都占到50%。在自然恢复较为困难的区域,如汶川县中部和东北部、都江堰市北部、彭州市北部、什邡市北部、绵竹市北部、安县北部及北川县南部等,需要加强人工干预。遥感监测方法既适用于震后的农田和森林恢复状况动态监测,也适用于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对灾区农田和森林植被破坏状况进行应急监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