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分布式社区口腔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SQL Server和VB设计分布式社区口腔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牙科电子病历,实现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和IC卡一卡通服务,改善口腔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浊片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球蛋白A(sIgA)、多聚免疫球蛋白合体(pIgR)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法建立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并设正常组,每组各6只。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IgA、pIgR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AST、ALT均下降(P<0.05),但较正常组高(P<0.05),sIgA、pIgR均升高(P<0.01或P<0.05),但较正常组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肝脏组织肝细胞脂肪变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有改善。结论:清热解毒化浊片能改善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减轻其炎性细胞浸润及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作用机制与减少肠黏膜sIgA、pIgR的表达、保护肠黏膜免疫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因素多与遗传、吸烟、饮食习惯等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U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饮酒人群患UC的风险较正常人群高。笔者基于中医学理论、西医视角阐述酒与UC的关系。中医学认为,酒属辛甘湿热之物,入胃肠,损脾胃,脾胃虚损,脏腑功能损伤而发为UC。治疗UC实证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为法,重视通利药的运用;虚证以健脾益气、扶正祛邪为法。西医学认为,乙醇损伤肠道黏膜,可诱发UC,日常减少乙醇的摄入量能阻断UC发展和预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12):9-9
瑞士科学家最近报道了人类口腔细菌在产生食物独特味道中发挥的作用。科学家在之前的研究中指出,一些蔬菜和水果只有在入口之后才会释放出独特的气味。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挥发性的化合物由其前体转化而成。这次,研究者发现,人类口腔中的一种厌氧菌在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了气味的生成。研究者解释说,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海洋大学鱼类标本室保存的部分鲈形目鱼类——鲷科 Sparidae,大眼鲷科 Priacan-thidae,科 Serranidae的几种鱼类的口腔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科与大眼鲷科的前颌骨、齿骨、犁骨、腭骨、咽骨上都着生有形态较单一的口腔齿 ,但较小 ,不是很坚固 ;而鲷科的几种鱼类口腔齿都着生在前颌骨、齿骨、咽骨上 ,且较强硬 ,形态较多样 ,特别发达。本研究为 3种鱼类的进化关系提供了某些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咀嚼槟榔对大鼠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对照组(CON组)10只,槟榔提取液涂抹组(T组)24只,机械刺激组(S组)24只,槟榔提取液涂抹+机械刺激组(T+S组)24只,干预10周后自由饮食饲养2周。观察各组大鼠干预6、8、10、12周的一般状态及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结果:槟榔化学成分及粗纤维均可损害口腔黏膜,造成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破坏、增生,但其严重程度T+S组>T组≈S组>CON组。结论:与单一刺激相比,采用化学刺激与机械相结合方法可诱发出较典型、稳定的大鼠口腔黏膜鳞状上皮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汤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疼痛程度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76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浊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及HSP27表达情况。结果:2组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27阳性率治疗前2组均为86.8%(33/38),治疗后治疗组为42.1%(16/38),对照组为63.2%(24/38);HSP27阴性率2组治疗前均为13.2%(5/38),治疗后治疗组为57.9%(22/38),对照组为36.8%(14/38),2组阳性率、阴性率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汤能有效缓解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疼痛程度、下调HSP27表达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口腔护理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6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口腔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口腔感染情况,干预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感染率观察组为13.15%(5/38),低于对照组的34.21%(13/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TNF-α、IL-6、CRP及IL-2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之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腔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感染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及免疫调节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