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多波束水深数据,获得了9.8°N—13.2°N、132.2°E—145°E矩形区域内的高精度水深地形图。通过对精细地貌进行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洋坡上发育有大范围的地垒、地堑型地貌,雅浦海沟北部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内存在不同展布方向的大规模脊-槽地貌。研究结果表明此处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板块运动的控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夹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弧后区发生扩张作用而塌陷形成向形的边缘盆地.晚石炭世末,北侧康古尔洋区以弧弧对接方式关闭,弧区伴有深成花岗岩浆侵位.早二叠世早期进入松弛阶段,在弧间及弧后南缘产生上叠断陷盆地.晚二叠世右旋走滑变动席卷全区,最后大型造山带与地块之间发生块体右旋滑移错位,由此奠定了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初貌.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近年来秦、祁、昆造山带研究中部分成果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商、丹主缝合线以南的杨子古陆北缘区早古生代由于一系列“三叉”裂谷系的发育而曾沿布尔汉布达山─略阳─山阳─线打开一次洋盆,致使南秦岭─柴达木-带从扬子陆块北缘分离出来,一度成为一独立微古陆块向北漂移;古生代有其独特的演化历史。而当时主洋盆北侧的华北古陆南缘区则发育有完整的沟、弧、盆体系.面貌很象今天的太平洋西海岸。  相似文献   
4.
羌塘盆地北部马料山侏罗纪布曲组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兵 《地质通报》2002,21(7):415-420
详细描述了羌塘盆地北部乌兰乌拉湖地区马料山侏罗系剖面,将剖面划分为雀莫错组、布曲组和夏里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其中布曲组出露齐全,化石丰富。根据沉积环境及相对海平面变化规律将布曲组划分为2个沉积层序,并讨论了各体系域特征。依据马料山剖面布曲组的生物组合及分布特征建立了1个双壳类生物组合带即Chlamystipperi-Protocardiastricklandi组合带,并细分为3个组合亚带,其时限为中侏罗世巴通期。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度  李炳元 《地理学报》1990,45(2):235-244
本文综述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诸如晚新生代以来高原剧烈抬升引起的自然环境巨大变化,上新世的古地理环境和高原隆起,湖泊和水系的演变,第四纪冰川作用,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化以及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和过程的影响等。指出了青藏高原具有的独特自然环境类型和特征,阐述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类型的比较研究,三维空间的地域分异,自然区划以及对独特地生态现象和区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级变质区的复杂性,因此对区内太古字的划分众说纷坛。在恢复变质岩原岩的基础上,论证了新的地层及时代划分方案,包括古(早)太古代曹庄群(时限为3600~3200Ma)、中太古代迁西群(包括早期的下亚群水厂表壳岩,时限为3200~3000Ma及晚期的上亚群太平寨表壳岩,时限为3000~2800Ma)、新(晚)太古代早期的遵化群(2800~2650Ma)与晚期的双山子群(原滦县群,相当下亚群〕、朱丈子群(二者的时限为2650~2450Ma)。利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广太古宇的变火山岩系列,认为均属沟、弧盆的生成环境,曹庄群属于稳定单陆屑建造。生成于冒地槽环境(沉积第一阶段);迁西群至朱丈子群为非稳定型杂陆屑建造。参照听伴生的火山岩的地化成果,进一步划分中太古代属于岛内至岛前盆地的海进层序(第二沉积阶段)及新太占代各群白早而晚为孤前、孤内至孤后盆地的海退层序(第三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7.
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长江扬中段古河谷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光杰  张学勤  吴婷  闫克超  曹原 《冰川冻土》2015,37(6):1627-1633
选择长江扬中段古河谷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搜集整理了扬中—泰州长江大桥地质勘探钻孔28个, 根据钻孔资料, 绘制了长江古河谷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在其中2个钻孔采集了粒度样品、磁化率样品, 分别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BartingtonMS2磁化率仪进行了分析; 在4个钻孔采集了14C年代样品, 利用液体闪烁计数仪进行测定, 得出了27个年代数据.结果表明: 扬中地区长江古河谷约-61 m以上沉积为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沉积; 末次冰期最盛期、晚冰期早期(约12 000 a B.P.), 河流滞留沉积与溯源堆积形成了厚约24 m的河床相砂砾层; -23~-37 m为12 000 a B.P.-8 000 a B.P.时的河漫滩相沉积, 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及粉砂质黏土, 局部细砂; 8 000 a B.P.-4 000 a B.P.为河口湾环境, 形成河口湾-浅海沉积, 厚度为-17~-23 m, 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夹粉砂质黏土; -17 m以上为4 000年以来的河口坝、汊道河床沉积及三角洲形成以来的河床、河漫滩沉积.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弧后区发生扩张作用而塌陷形成向形的边缘盆地。晚石炭世末,北侧康古尔洋区以弧弧对接方式关闭,弧区伴有深成花岗岩浆侵位。早二叠世早期进入松弛阶段,在弧间及弧后南缘产生上叠断陷盆地。晚二叠世右旋走滑变动席卷全区,最后大型造山带与地块之间发生块体右旋滑移错位,由此奠定了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初貌。  相似文献   
9.
徐立明 《福建地质》2014,(3):197-206
前人区调资料将福清黄塘地区发育的硅质岩划分为晚侏罗世长林组,但没有确切的时代证据。经调查研究,从岩石面貌、岩性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背景等方面进行区域对比,将该套硅质岩划为早三叠世溪口组角岩段。该地区早三叠世地层的发现对重新认识福建沿海乃至台湾海峡地区古生代一早三叠世的地质构造背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以海河流域平原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区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估。评价结果充分反映流域平原区土地质量整体很好,优良级的土壤占52.49%;土壤肥力受pH值及含盐量影响在沿海滩涂地区和永定河流域相对较低;差等级土壤在区内分布极少,仅占总面积的1.62%,零星分布在油田和石油勘探活动的地区。笔者同时提出了本区土地质量存在的主要生态地球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