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91篇
地球物理   390篇
地质学   927篇
海洋学   21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4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 series of transient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eafloor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ocean-bottom seismometer (OBS) develop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ONR). The OBS comprises a large recording package and a separate sensor package that is deployed from the recording package. In addition to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 sensor and the recording packages, the seismic energy radiated from the main recording package as a result of motion of the recording package was measured. The observed vertical coupling resonances of both the recording package and the sensor packag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predicted by a simple model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that significant energy is radiated from the recording package in response to horizontal motions of the recording package. When the sensor package is 1 m from the recording package, the amplitude of the recorded signal is similar to that recorded in the recording package. In the field, this effect will result in distortion of seismic signals and increased background noise recorded by the sensor package if the recording package is disturbed by seafloor currents or biological activity. The amplitude of this signal attenuates by approximately a factor of two as sensor/recorder separation is increased from 1 to 6 m, suggesting that an improved response can be achieved by increasing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recording package and the sensors. This effect is much less severe for vertical disturbances of the recording package.  相似文献   
2.
3.
岩石断裂作用的复杂性和混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受到岩石结构、反应、流体迁移、应力、岩石变形和力学等多种地质因素和过程的耦合控制。本文建立了断裂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以湖南水口山矿区为例,通过动力学模拟表明不同地层岩性的断裂渗透率大小和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断裂作用促使岩石渗透率的空间非均匀性增强,从而有利于流体的局部汇聚和矿体的形成。断裂中压力随时间呈现出非周期振荡变化,反映了断裂演化的混沌特征。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刘彦随  李裕瑞 《地理学报》2010,65(12):1602-1612
利用1996 年、2000 年和2005 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据,基于GIS 技术和模型方法,分析了县域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态势及其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 县域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变化均呈先增后减态势。1996-2000 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增长2.70%和1.40%;2000-2005 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减少1.51%和8.18%。②“胡焕庸线”是刻画中国耕地和劳动力变化格局的重要分界线。沿此线带状区域内因退耕还林造成耕地快速减少,而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西北部区域耕地快速增加,农业劳动力也在增长;其东南部区域耕地明显减少,而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更快,二者呈现协调态势。③ 耕地非农化进程中县域劳动力转移效率呈下降趋势。1996-2000 年和2000-2005 年,全国分别有447 个和505 个县域的耕地减少和劳动力转移呈良性变化,90%的县域劳耕弹性系数(LFEC) 的中位数分别为4.58 和2.97。④ 基于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可将1996-2005 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劳动力变化的耦合特征划分为9大类型区。多情景模拟分析表明,2005-2015年的LFEC趋势值为2.55。  相似文献   
10.
断层参数对承压水体上采煤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流固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承压水体上采煤过程中断层参数(断距、倾角)对煤层、围岩的应力、变形和水压力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存在断层时突水的机理和可能的突水点位置,并定量分析了防水煤柱的预留距离。得出以下结论:(1)当存在正断层时,多发生断层破坏型突水,而底板破坏型突水发生的几率较小;(2)突水性质和突水发生位置受断层断距和倾角的影响不大,煤层和采煤工作面附近的底板围岩都可能成为突水涌出点;(3)随着断层断距和倾角的增加,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距离应随之增大。以上结果可为实际矿井采煤防突水设计提供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