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DIS数据在广西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MODIS数据广西遥感影像,用监督分类法做出了地物覆盖分类图,用主成分分析法做出了土壤侵蚀强度图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图。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保护同盟(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 最后,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3.
四平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平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调查,对该区水、土壤、大气、区域稳定性、生态资源、地层条件、放射性、矿藏、地方病、旅游地质及垃圾等进行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利用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并利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出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为中上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简王华 《干旱区地理》2003,26(3):286-290
生态化旅游开发是有别于传统的旅游开发的一种可持续开发与发展的理念,它追求的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应该成为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特定的区域生态特征。其生态化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旅游环境的保护、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及其依托性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相似文献   
5.
Forlongtime,theproblemaboutnaturalerosionandartificiallyacceleratederosionisindispute.HistoricalgeographersconsiderthathumaninducedecoenvironmentaldestructionisaccountablefortheseveresoilerosionandecoenvironmentdeteriorationonLoessPlateau[7,8].Somegeolog…  相似文献   
6.
The understanding of nutrient uptake in streams is impeded by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how geomorphic setting and flow regime interact with biogeochemical process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se interactions as they relate to transient storage and nitrate uptake in small agricultural and urban streams. Sites were selected across a gradient of channe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modifications and included three 180‐m long geomorphically distinct reaches on each of two streams in north‐central Colorado. The agricultural stream has been subject to historically variable cattle‐grazing practices, and the urban stream exhibits various levels of stabilisation and planform alteration. Reach‐scale geomorphic complexity was characterised using highly detailed surveys of channel morphology, substrate, hydraulics and habitat units. Breakthrough‐curve modelling of conservative bromide (Br?) and nonconservative nitrate (NO3?) tracer injections characterised transient storage and nitrate uptake along each reach. Longitudinal roughness and flow depth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ransient storage, which was related to nitrate uptake, thus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geomorphic influences on stream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addition, changes in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emporal discharge variation led to complex responses in nitrate uptake.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
疏勒河流域中游生态环境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三十年来,疏勒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绿色生产严重退化,湿地面积缩小,盐碱地,沙地迅速增加。通过不同时段的遥感解译,分析了不同生态景观的定量变化及成因。恶劣的地理环境加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量的不断增加是造成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因素。保护地下水平衡和合理用水结构,实行水资源优化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金矿尾矿库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敏感性,金矿尾矿库座落于这一地区,会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防风树木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概化了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了合理的参数,建立了模型,重点分析了金矿尾矿库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的需要,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数据的处理与集成,开展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覆被和生态要素结构变化分析、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强度评价、生态脆弱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基于遥感调查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的典型区生态环境遥感分析和生态环境变化成因对策分析等综合性的研究,并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系统地反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空间统计和空间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安徽省来安县区域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网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选取了能见度、霾频率、温湿适宜频率和植被覆盖度4个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了乡镇区域生态环境的气象评价指标(MEI)。对2015年8月至12月来安县各乡镇的MEI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试算验证,结果表明MEI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各乡镇区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差异和季节变化差异。本文提出的指标适用于乡镇级及以上的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霾监测和评估,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旨在为乡镇级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