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仅限于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其中水牛化石较为少见.最近在朝阳区望京西路一建筑工地地下13m处发现一残破水牛头骨;依据大小及头骨和角心形态,可将其归入杨氏水牛(Bubalus youngi Chow et Hsu,1957).北京平原地区的水牛化石,可能出现于距今2.5~4.0万年前,该时间段正值玉木冰期中的一个间冰阶.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馆藏的另一件几近完整的水牛头骨化石,尽管没有产地信息,但从大小和形态特征判断,该标本也属于杨氏水牛;该标本是迄今报道过的最完整的杨氏水牛头骨;从化石保存状况初步判断,其产地很可能在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1992年采自浙江开化的一件羚羊头骨化石。标本经记述对比研究后,认为它代表了GazelleBlaimville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开化羚羊(新种)Gazellekaihuaensissp.nov,时代也属于晚更新世。尚系浙江首次发现,这对羚羊的分布范围及其古地理、古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颅CT增强造影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着重分析48例病例在CT造影增强扫描后的影像表现。结果 病灶均匀一致性强化8袋子例,环状强化9例,点状强化7例,结节状强化12例,不规则强化7例,强化不明显5例,脑膜或小脑幕强化结构清晰38例。结论 头颅CT增强造影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密度分辨力,有利于明确病变的定位和定性,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江鳕和大头鳕头颅骨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鳕(Lota lota Linnaeus)和大头鳕(Gadus macrofephalus Tilesius)的头颅骨骼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鱼均有发达的鼻骨、额骨、后耳骨和鳞片骨,上颌口缘由前颌骨构成,犁骨上具齿,上枕骨与额骨相接,左右顶骨分离。无眶蝶骨、基蝶骨、伪头中骨和辅上颌骨。2种鱼的区别主要在于骨块的形状、大小差异及嵴的发达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人类遗址,记载着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人类的体质及文化特征的演化历史。对1983年在此遗址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进行了研究,该头骨是迄今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惟一较为完整的新石器人类遗骸,为探索早期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研究显示,小孤山人类遗骸为3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新石器时代及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小孤山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形态特点,大部分特征与现代人相同,少数特征如颅长和颅容量,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的上限,而与更新世晚期人类接近。小孤山人非常低矮的上面部和鼻部,使其具有独特的头骨形态特点而差异于其他全新世头骨。15组头骨样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非常大,难以将小孤山人的体质类型归入南方或北方类型,提示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分型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颅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起着保护和支撑脑部组织的作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承受着颅骨缺损的痛苦,不仅影响外观,而日还可能导致脑组织损坏.如何有效地修复缺损的颅骨成了国际研究的热点.目前,医生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CT影像确诊病人颅骨损坏情况,并通过手工制作修复体,这极大地依赖于医生的技术和经验.为了解决这...  相似文献   
7.
MRI对鼻咽癌、颅底转移及放疗中、后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对及MRI对放疗中、放疗后改变及放疗后残存与复安全的保障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30进行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的MRI检查。放疗后状态的病例均追随3-6个月复查。结果:在30例鼻咽癌患者中,存在颅底骨骨转移病例1例。经放射治疗,21例呈放疗后状态,其中包括2例液化性坏死,6例凝固性坏死;9例放疗后残存。结论: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鼻咽癌、鼻咽癌颅底骨转移、鼻咽癌放疗中、后改变及放疗后复发有较高的诊断、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Ⅱ.颅骨、耳骨及舌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05-209
对厦门海域5头成体(9~30岁)、6头哺乳期幼仔的中华白海豚颅骨、耳骨及舌骨进行了比较研究。5头成体标本的颅骨都已完全骨化缝合,而幼仔的颅骨都基本未愈合。成体、幼仔的耳骨大小和形状都基本一样,表明耳骨的生长和发育与头骨的发育是非同步的。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Ⅲ.牙齿和年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10-214
对厦门5头中华白海豚成体和6头哺乳期的幼仔,进行齿的形态、齿式、内部构造和磨损情况的研究;根据齿的切片判断年龄,5头成体9~30岁,年龄大小和体表颜色及齿的磨损程度密切相关。出生后的幼仔齿包埋在齿龈中,其齿数、齿式和成体一样。  相似文献   
10.
An aetosaur discovery in Krasiejów (SW Poland), in Late Triassic deposits, was first described by Sulej in 2010 as a new species carrying the name Stagonolepis olenkae. However, new fossil material suggests that its taxonomical position is not as clear as was initially presumed. In the new material from the ‘Triassic’ site of Krasiejów,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Stagonolepis robertsoni, described by Walker in 1961 from the Elgin area of Scotland, were identified (i.e. frontal/prefrontal width ratio), as well as features of S. olenkae (i.e. angle between ventral edge of the maxilla and ventral edge of the antorbital fenestra). However, distinct features from both species, such as the shape of the canal at the dorsal surface of the frontal, are present. Some of the variation is similar to sexual dimorphism observed in recent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These variations,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the postcranial skeleton was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S. robertsoni by Lucas and co‐workers in 2007, suggest that the taxonomical affiliation of the Krasiejów aetosaur (and/or the number of aetosaur species) should be re‐considered.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