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6篇
  免费   1273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测绘学   532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1987篇
地质学   1769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341篇
自然地理   8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高精度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PSR)将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多维数据,同时构造小波核函数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PSR-WSVM模型并应用于边坡位移预测。将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小波支持向量机(WSVM)模型和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支持向量机(PSR-SV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3个精度评价指标验证PSR-WSVM模型的可行性。工程实例结果表明,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的3个精度评价指标都优于另外3种模型,边坡位移预测的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总被引:38,自引:20,他引:18  
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动视为一种连续的地壳变形,利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近期GPS测定的大陆内部及周边地区412个测站速率,反演大陆地区自洽的构造变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模拟结果显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的主要驱动力.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插入青藏高原,造成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和抬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带、拉萨和羌塘地块以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的川滇地区,内部构造活动强烈,其内部的构造变形包含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增厚,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快速缩短和青藏高原东西向的缓慢拉张,大约吸收了印欧板块会聚量的85%,西藏中东地区东西向的拉张速率达到了(16±2.0)mm/a,且顺时针方向扭转明显.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29.7°N, 19.3°E, 0.392°/Ma);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102°±7.4°)南的运动速率是(11±1.54)mm/a,华南块体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62.25°N, 126.56°E, 0.141°/Ma);塔里木地块相对较稳定,其西部运动速度高于东部运动速度,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总体上讲,中国大陆运动方向为北偏东呈辐射状,从西部近南北方向的运动转向东部地区东南方向的运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横穿喜马拉雅构造带及青藏内部的南北向压缩速率为(19±2.0)mm/a,横穿西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13±1.5)mm/a,横穿东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6.0±1.4)mm/a.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6±1.2)mm/a.  相似文献   
3.
4.
黄土高原古植被与再造山川秀美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要想恢复秀美的山川,主要在于恢复被人类严重破坏的原始植被.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到底是什么样子,学者们说法不一.孢粉分析是最重要的方法.目前,研究结果已揭示出黄土高原古植被在第四纪以来显示着时间上、空间上的变化.古土壤代表间冰期夏季风盛行的湿热气候,植被比较繁盛;黄土代表冰期冬季风盛行的干冷气候,植被凋凌.全新世中期5000~6000年前,现代间冰期气候最佳时期,半坡人生存之时,森林茂密并有亚热带植物入侵,但兰州一带1万年来一直保持着荒漠草原的面貌.因此,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应参照各地的原始植被并考虑现代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在东南部可以恢复森林,中西部可以恢复森林草原,西北部只能种草恢复草原.  相似文献   
5.
6.
提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种三维重力位场快速正反演方法。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算法作了行之有效的改进,通过对反演中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各种理论模型试算,得出保证迭代反演稳定收敛的准则,编制出可在微型机IBM—PC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自动正反演程序。本文还对各种不均质模型进行了模似计算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双层界面构造研究,揭示出了储油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7.
Summary. Multiparameter inversions of multimode dispersion data are performed for two large regions: the Pacific Ocean and North America. Anisotropy is taken into account by considering transversely isotropic structures with a vertical axis of symmetry.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are studied in detail: (1) how to make the inverted models consistent when using different sets of parameters, (2)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inversion for the actual Earth's structure? It is proved that full consistency of the inverted models can be achieved by properly taking into account some a priori informations on the model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use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odels with vertical axis of symmetry does not cause severe limitations when interpreting the data. The models we have obtained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se investigations. Considering an olivine-rich upper mantle, we make a ten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models in terms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he a -axis of the crystals in one fixed horizontal direction.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图象的统计特性及其适用模型作了分析。讨论了以前常用的平稳图象模型的缺陷,对实际图象的统计特性作了分析,认为它是非平稳的,不满足各态历经性,同时在空间上是高度相关的;讨论了相应的随机参数统计模型和描述性统计模型。指出作用于整幅图象的“全局”图象复原算法比每次只独立计算单个象元的“点”图象复原算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9.
Thaw modification is the general process whereby frost-fissure wedges are modified during thaw, and by which frost-fissure pseudomorphs may develop. Specific processes of thaw modification are inferred from ice-wedge pseudomorphs, composite-wedge pseudomorphs and deformed sand wedges in the Pleistocene Mackenzie Delta: i.e. thermal erosion, collapse, subsidence, refreezing, loading, buoyancy, spreading, folding and shearing. Thaw modification is believed to result in selective preservation of pseudomorphs and wedges. Sand wedg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preserved than are ice-wedge pseudomorphs or compositewedge pseudomorphs, because only those sand wedges that penetrate massive ice or icy sediments are prone to thaw modification. Furthermore, whereas ice wedges preferentially develop in ice-rich, fine-grained sediments (thaw-sensitive), their pseudomorphs appear to be selectively preserved in ice-poor,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thaw-stable).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