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804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477篇
地球物理   570篇
地质学   1992篇
海洋学   477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2.
Extraterrestrial geography has become a reality, as we move from Earth's moon to the planets. A broad-scale regional physiography is being established on twenty planets and satellites through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Spacecraft images yield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on Solar System landscapes. Topographic measurements are extracted by monoscopic image-processing, stereophotogrammetry, and radar analysis. Invisible parts of the spectrum furnish non-topographic data.  相似文献   
3.
较详细地研究了无规取向、无吸收椭球体粒子的T-矩阵收敛问题。首先,简要概括了nmax的3种收敛方案和它们的基本特性。然后,应用1993年提出的数学收敛方法(M-方法)和1998年提出和物理收敛方法(P-方法)研究收敛问题。结果表明椭球粒子收敛精度对粒子的尺度参数,纵横比以及椭球体的种类(例如,长/扁椭球)有很强的依赖性。当粒子的尺度参数不太大时,甚至在极端纵横比的条件下,P-收敛方案优于M-收敛方案。  相似文献   
4.
About 70years ago,Frenc卜卜alaeohdoglst回LL sc卜dars al卜ome and a卜road卜ave successively con-HARD de Chardin P.et al.Initiated the Quaternary ducted large amount ofwork on the Later Quaternarygeologlcal research In the >alawusu River Basin of strata(TEILHARD,1924; YUAN,1978; LI,1987;desert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and established th,ZHENG,1989; SUN et al,1996; LI et al,1993),Salawusu Formation门EILHARD,1924).Sine,then,palaeobiology…  相似文献   
5.
The investigation of mineral, granulometric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of the River Krka estuary (Yugoslavia)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origin of the sediments and the pattern of sedimentation. Estuarine surface sediments were found to be fine-grained with a bimodal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estuarine sediments favour conserva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anoxic conditions). The carbohydrates in the sed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of terrigenous or authigenous origin. Glucose, galactose, mannose, xylose, rhamnose, glucosamine and glucuronic acid were detected in the sediments.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indicates a preferentially terrigenous source of sedimented organic material in estuarin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6.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A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nonhydrostatic mesoscale(β-γ)model with nested-grid is presented.It uses a set of fullequations in terrain-following coordinates as its basic dynamic frame,which is solved with a time-splitting algorithmfor acoustic and gravity waves.The model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includes a K-theory subgrid eddy mixing for cloudand free atmosphere,a bulk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and three types of sofisticated cloudmicrophysics schemes with double-parameters for hail-bearing clouds,warm clouds and snowing clouds respectively.The model is designed to be used flexibly for simulations of a variety of meso-and small-scale atmospheric processes,and can be improved as a regional and local operational NWP system in future.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等典型的含气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差异,分析了构造控气和水文地质控气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含气量高,CH4百分含量高,δ13C1值大于-38.75‰,储层渗透率变化小,储层改造难,构造热事件对煤层气的生成、富集贡献大,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含气量低,CH4百分含量低,δ13C1值大于-49.11‰,储层渗透率变化大,储层易改造,煤热演化史及煤阶影响着煤层气的生成、富集,在煤层气生成过程中活跃的水动力是甲烷生成的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一,但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小,而合适的地层水矿化度则是低煤阶煤层气生成的重要条件,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文杰  林杨挺  孙永革  徐琳  张华 《岩石学报》2008,24(10):2407-2414
首次报道了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中黑碳的含量及其碳同住素的变化特征。黑碳含量在26层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含量高达0.51%。黑碳与总有机碳比值从25层底部开始持续升高,在26层达到最高,稳定在0.40以上。黑碳的碳同位素在24层和25层之间有一个陡然的降低,降低幅度达2‰,在25和26层中则存在一个幅度达3‰的缓慢降低,总降低幅度达5‰。黑碳是动植物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天然记录,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黑碳特征反映了二叠纪末期陆地生态系统发生了突然的衰退,发生了强烈的天然大火。根据事件层大火燃烧的长期性或频繁的特征,以及黑碳同位素大幅度陡然降低和缓慢降低,认为燃烧源除了陆地植被外,还有其他富含轻碳的化石燃料,即大火的燃烧源除了植被外,还可能有煤和甲烷水合物等。浙江煤山剖面的黑碳记录,反映了二叠-三叠纪之交地球陆地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助于理解和揭示生物大灭绝的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